杨维桢
【介绍】:
参见李调条。
【介绍】:
参见李调条。
《杂病源流犀烛·脏腑门》卷二方。枳壳一钱半,陈皮八钱,生姜四片。水煎服。治气郁上焦,心胸痞痛。若郁甚,加姜黄少许。
见《浙江民间常用草药》。为腐婢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因肝肾阴虚所致的牙痛症。见虚火牙痛条。
出《小儿药证直诀》。手足三阳经脉,都会于头,如禀赋不足,阳虚不固,其汗上至头,下至项大出不止,为亡阳的征候。治宜回阳敛汗,用大剂固真汤、参附汤、芪附汤及回阳救急汤之类。
病证名。见《本草纲目》卷二十二胡麻油。即油风。详该条。
《张氏医通》卷十四方。栀子(姜汁炒黑)、香附(醋炒)各一钱五分,炮姜三分,川芎(童便浸)、黄连(姜汁炒)、橘红各五分,苍术(童便浸,麻油拌炒)八分,神曲(姜汁炒)一钱。加生姜三片、大枣一枚,水煎,食前
三阴,脾。《素问·示从容论》:“夫二火不胜三水,是以脉乱而无常也。”二火即二阳(胃),三水即三阴(脾)。一说二火指心与肺,三水指肝、脾、肾。
出《灵枢·五变》。漉,如水滤过之意。漉汗,指汗出淋漓的症状。
由金创等外伤而致的痉病,即破伤风,出《诸病源候论》。
见《中药材品种论述》。为关白附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