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病名。见《肘后备急方》卷七。即水毒病。详该条。
经穴别名。出《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即通天,见该条。
古解剖部位名。指可以活动的关节。《伤科汇纂》卷三:“骨髎者,两骨相交活动之处也。如杵之臼,如肩之枢,又如桔槔之有机。以筋联络之,故能转运而不碍。”
见六译馆医学丛书条。
病名。出《外科证治全书》卷四。即奶癣。详该条。
眼科病证。见《银海指南》卷二。指翳之色白而淡薄者。详翳条。
见《湖南药物志》。为飞廉之别名,详该条。
针具名。《灵枢·热病》:“偏枯,身偏不用而痛,言不变,志不乱,病在分腠之间,巨针取之。”现代巨针多用不锈钢制造,形与毫针相似,针身较粗而长。用于治疗偏瘫,小儿麻痹后遗症等。
背曲肩随的别称。《临证指南医案·肩臂背痛》:“背为阳明之府,阳明有亏,不能束筋骨,利机关,即肩垂背曲。”详见背曲肩随条。
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七。一指经闭,二指经行不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