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杂气

猜你喜欢

  • 陈廷采

    【介绍】:见陈嘉谟条。

  • 侧金盏花

    见《桂海虞衡志》。为冰凉花之别名,详该条。

  • 红颠茄

    见《广东中草药》。为丁茄之别名,详该条。

  • 石阙

    经穴别名。出《备急干金要方》注。即石关,见该条。

  • 香砂四君子汤

    《医学金鉴·幼科心法要诀》卷五十四方。人参、白术(土炒)、茯苓、炙甘草、制香附、厚朴(姜炒)。加生姜,水煎服。治小儿久病脾虚,或吐泻暴伤脾气,健运失常,饮食不化,食少腹胀,精神倦怠,面黄瘦。

  • 人体部位名。又作颠,指头顶部。《灵枢·经脉》:“膀胱足太阳之脉……上额,交巅。”

  • 脾虚腹胀

    病证名。指脾虚运化不健所致的腹胀。《症因脉治》卷三:“脾虚腹胀之症,食少身倦,脾虚不运,二便清利,言语轻微,心腹时胀时退,朝宽暮急。”因脾气素虚,饮食难化,凝积肠胃所致。治宜健脾消食为主。脾气不实者,

  • 鼻冲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曲差。见该条。

  • 喝起草

    出《斗门方》。为苍耳之别名,详该条。

  • 广嗣全诀

    书名。12卷。明·陈文治撰。刊于1587年。卷1种子;卷2~3保胎及保产;卷4产后;卷5~10论儿科杂病;卷10~12痘疹。全书共200余篇,对于产科及儿科疾病论述较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