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本草通玄

本草通玄

药物学著作。2卷。明·李中梓撰。约刊于明末。1667年又经尤乘增订,收入《士材三书》中。李氏将药物分为草、谷、木、菜、果、寓木、苞木、虫、鳞、介、禽、兽、人及金石等14部,共收药物341种。重点叙述了每种药物的临床应用。末附用药机要及引经报使针灸要穴图等。

猜你喜欢

  • 亟夺

    ①亟(qì)。屡次夺走。《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②亟(jí)。急切夺走。《素问·腹中论》:“居脐上为逆,居脐下为从,勿动亟夺。”

  • 柔痰

    痰证之一。见《杂病源流犀烛·痰饮源流》。其症痰出如稀涎。因脾虚不运而致。方用参术健脾丸。参见痰证条。

  • 漩浊

    指小便浑浊。见《世医得效方·大方脉科》。即便浊。详该条。

  • ①强壮、横溢。《灵枢·论勇》:“肝气上举,胆气横溢。”“肝浮胆横。”②专横。《素问·六元正纪大论》:“风燥横运。”③横行或支分。《素问·刺疟篇》:“刺足阳明、太阴横脉出血。”④五行中之相乘,即反克。《

  • 腿痛

    证名。指腿部肌肉、筋脉或关节间作痛。《张氏医通·腿痛》:“腿痛亦属六经。……痛有血虚、血寒、寒湿、风湿、湿热流注、阴虚阳虚、肾虚风袭之殊。”因寒者,症见腿痛轻甚,或麻,或肿,恶寒喜暖,宜温散为主,方用

  • 追命丹

    见《外科正宗》卷一。即黍米寸金丹,见该条。

  • 莝(cuò 挫)

    本指铡碎的草,喻体内的水液废物。《素问·汤液醪醴论》:“去宛陈莝。”

  • 七叶藤

    见《广西实用中草药新选》。为七叶莲之别名,详该条。

  • 足少阴经筋

    十二经筋之一。《灵枢·经筋》:“足少阴之筋,起于小指之下,并足太阴之筋,邪走内踝之下,结于踵,与太阳之筋合而上结于内辅之下,并太阴之筋而上循阴股,结于阴器,循脊内挟膂,上至项,结于枕骨,与足太阳之筋合

  • 口齿疳

    病证名。出《太平圣惠方》第八十七卷。疳疾毒热攻胃反映于口齿的证候。多由阳明湿热火毒熏蒸所致。《小儿药证直诀》:“初发之时,小儿口臭,上干胃口,气息臭郁,渐进损筋,龈肉生疮,或肿或烂;又进热逼入脉,常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