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药材>木薯

木薯

药材名称木薯

拼音Mù Shǔ

英文名manihot utilissima

别名树薯、薯树、臭薯、葛薯、树番薯

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

来源药材基源:为大戟科植物木薯的叶或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anihot esculenta Crantz[M.utilissima Pohl.]

采收和储藏:根全年均可采;叶夏、秋季采收,鲜用。

原形态木薯 直立亚灌木,高1.5-3m。块根圆柱状,肉质。叶互生;叶柄长约30cm;叶3-7掌状深裂或全裂,裂片披针形至长圆状披针形,长10-20cm,全缘。圆锥花序顶生;花单性,雌雄同株;花萼钟状,5裂,黄白色而带紫色;无花瓣;花盘腺体5枚;雄花具雄蕊10,2轮;雌花子房3室,花柱3,下部合生。蒴果椭圆形,长1.5cm,有纵棱6条。花期4-7月,果期7-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热带地区。

资源分布:我国南方有栽培。

性状性状鉴别 叶互生,长10-20cm,掌状3-7深裂或全裂,裂片披针形至长圆状披针形,全缘,渐尖;叶柄长约30cm。气微,味苦、涩。

性味味苦;性寒;小毒

归经心经

功能主治解毒消肿。主疮疡肿毒;疥癣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注意本品外用,不作内服。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叶入药有拔毒消肿的功能。用于疮癣。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山艾叶

    药材名称山艾叶拼音Shān ài Yè英文名Oakleaf Ajania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构叶亚区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jania quercifolia (

  • 双肾子

    《中药大辞典》:双肾子药材名称双肾子拼音Shuānɡ Shèn Zǐ别名天鹅抱蛋、玉凤花根(《江西草药》),对对参(《昆明民间常用草药》)。出处《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来源为兰科植物齿片鹭兰的块

  • 牛含水

    《中药大辞典》:牛含水药材名称牛含水拼音Niú Hán Shuǐ别名野胡麻、倒打草、刺儿草(《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多德草、紫花草(《内蒙古中草药》)。出处《甘肃卫生通讯》8:

  • 两面青

    《全国中草药汇编》:两面青药材名称两面青拼音Liǎnɡ Miàn Qīnɡ别名甲满来源紫金牛科两面青Maesa indica (Roxb.)A. DC.,以全株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微苦,

  • 鸡冠参

    药材名称鸡冠参拼音Jī Guān Shēn别名露水草、鸡心贝母、假苍山贝、钗蛋贝来源药材基源:为鸭跖草科植物蓝耳草的根或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yanotis yaga(Lour.)Roem.et

  • 车前

    药材名称车前拼音Chē Qián别名罘苜(《诗经》),马舄(《毛诗传》),当道(《本经》),陵舄(《列子》),牛舌草(陆玑《诗疏》),车前草、虾蟆衣(《尔雅》郭璞注),牛遗、胜舄(《别录》)

  • 细叶十大功劳

    药材名称细叶十大功劳拼音Xì Yè Shí Dà Gōnɡ Láo英文名Folium Mahoniae别名木黄连、竹叶黄连来源为小檗科植物细叶十大功劳

  • 麦麸草

    《中药大辞典》:麦麸草药材名称麦麸草拼音Mài Fū Cǎo出处《陕西中草药》来源为荨麻科植物细野麻的全草。夏、秋采收,晒干用。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50~100厘米。茎直立,疏生短伏毛,常分

  • 大苞甲跖草

    药材名称大苞甲跖草拼音Dà Bāo Jiǎ Zhí Cǎo别名七节风、竹叶菜、来源药材基源:为鸭跖草科植物大苞鸭跖草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原形态大苞鸭

  • 黄背草果

    药材名称黄背草果拼音Huánɡ Bèi Cǎo Guǒ来源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黄背草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hemedatriandra Forsk.Var.japonica(Willd.)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