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苏州本产药材》。即蒲种壳,详该条。
见《贵州民间方药集》。为水苦荬之别名,详该条。
解剖部位名。见《证治准绳·杂病》。即眼弦。详该条。
【介绍】:见屠道和条。
出《灵枢·经脉》。即足太阴脾经。详该条。
详见汗条。
黄病二十八候之一。《诸病源候论·黄病诸候》:“心脾二藏有瘀热所为。心主于舌,脾之络脉,出于舌下,若身面发黄,舌下大脉起青黑色,舌噤强不能语,名为噤黄也。”参见黄疸有关条。
见《闽东本草》为秋鼠曲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清·赵其光《本草求原》。为黄荆子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指阴茎包皮过长,覆盖龟头,小便沥涩的病证。《医门补要》卷中:“以骨针插孔内逐渐撑大,若皮口稍大,用剪刀将马口(即尿道外口)旁皮用钳子钳起,量意剪开,速止其血;或用细针穿药线,在马口旁皮上穿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