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参见沈应善条。
即归脾丸,见该条。
即行气法。见该条。
出《食疗本草》。为茄子之别名,详该条。
见《广西中药志》。为山大颜之别名,详山大颜条。
见《婴童百问》。即疳。详该条。
病证名。见《卫生宝鉴·补遗》:“协热下利,脐下热,大便赤黄,或有肠垢者,治用仲景黄芩汤。”参见热泻、火泄条。
虚实错杂病证的治疗法则之一。①寓,寄托。把补之目的寄托于攻法。《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五劳虚极羸瘦,腹满不能饮食,……缓中补虚,大黄虫丸主之。”瘀血去则新血自生,营养自能恢复。②寓,寄居。
见《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六。即麻子仁丸,见该条。
见顾氏医镜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