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见李言闻条。
经穴别名。出《针灸聚英》。即太渊,见该条。
证名。出《素问·气穴论》。筋缩的别称。指筋脉挛急不舒。详筋缩条。
窠,即窝穴。眼的凹陷处,包括眼眶、上下眼胞。《灵枢·水胀》:“水始起也,目窠上微肿,如新卧起之状。”
指雷火之气。《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风气通于肝,雷气通于心,谷气通于脾。”
病名。出《外科启玄》卷七。由风热蕴积于肺,随阳气上升而成。生于面部或眉间,初起癗,渐成细疮,时痛时痒,搔起白屑,春季易患。外用颠倒散凉水调涂。相当于脂溢性皮炎。
【生卒】:十一世纪【介绍】:北宋地理学家,兼通医药。字唐卿。许州郾城(今河南郾城)人。仁宗时任光禄卿直秘阁。1057年(嘉祐二年)奉命与林亿、苏颂、张洞等以《开宝本草》为蓝本,参校诸家本草校正补注本草
病证名。出清·邹五峰《外科真诠》。①即痄腮。详该条。②《外科启玄》:“大人小孩疳食透腮颊,初生时如米豆大一小疮,次则渐大,蚀破腮颊,故名含腮疮。”
眼科手术器械。见《眼科菁华录》。钢铁制作(见图125)。睑废、拳毛倒睫等使用竹夹后,卸夹时,用之割除干枯之皮肉,或割除攀睛胬肉等。图125
旧病名。亦名儿捧母心。见清·陈莲舫《女科秘诀大全》。相当于臂位分娩,儿两臂上举。属难产的一种。古人从现象观察,误以为儿捧母心以致难产,故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