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无应

猜你喜欢

  • 邢增捷

    【介绍】:明代医家。浙江新昌人。长于导引术,治病不计较报酬。著有《医案心法》、《本草辑要》、《伤寒指掌详解》、《脉诀删补》等书,皆佚。

  • 益气解表

    又称补气解表。是对平素气虚而患外感表证的治法。症见头痛、恶寒、发热、咳嗽、咯痰、鼻涕粘稠、胸膈满闷、脉弱无汗,处方由补气药与解表药组成,如参苏饮。

  • 劳则气耗

    气耗,精气耗损。指劳累过度而气喘、汗出,使精气耗损,出现倦怠乏力、精神萎靡等症。《素问·举痛论》:“劳则气耗……劳则喘息汗出,外内皆越,故气耗矣。”

  • 两胁下痛

    证名。指两侧胁肋下疼痛。多由气滞痰凝瘀阻所致。亦可见于肝咳。《素问·咳论》:“肝咳之状,咳则两胁下痛,甚则不可以转。”详胁痛、胁下痛各条。

  • 男外女内

    外内,指针刺的浅刺、深刺手法,即针刺不得气时,男子当用浅提法,女子当用深插法,以使针下得气。《难经·七十八难》:“不得气,乃与男外女内。”《难经本义》注:“若停针候气,久而不至,乃与男子则浅其针而候之

  • 大火

    指少阴君火。亦即极盛之火。《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二之气,大火正,……其病温厉大行,远近咸若。”

  • 肾虚经乱

    见《景岳全书·妇人规》。即肾虚经行先后无定期。详该条。

  • 阳常有余

    见《格致余论》卷一。阳,指气、火。多指精血亏损、阴不济阳所产生的内火。朱丹溪认为饮食失节,嗜酒纵欲,伤戕过度,则阳热易亢,虚火妄动,故阳常有余。

  • 蛇背疔

    病名。指疔之一。出《疡医准绳》卷三。即指甲根后生疔,色赤胖肿、形如半枣。治法见指疔条。

  • 秋月咳嗽

    指秋月感受湿热或燥热所致的咳嗽。《不居集》卷十五:“秋月咳嗽,秋月咳而身热自汗,口干便赤,脉虚而洪者,白虎汤;身热而烦,气高而短,心下痞满,四肢困倦,精神短少,香薷饮;若病邪既去,宜补中益气汤加山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