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撮风散

撮风散

《直指小儿方》卷一:撮风散

药方名称撮风散

处方赤脚螟蚣半条(炙)钓藤7.5克朱砂僵蚕(焙)血蝎梢各3克麝香0.25克

制法上药为末。

功能主治熄风,除痰,止痉。主初生儿心脾有热,兼痞风邪,致患撮口,症见口撮如囊,不能吮乳,舌强唇膏,面青目黄,手足抽搐,甚或神昏者。现用于新生儿破伤风,角弓反张,手足搐搦者。

用法用量每服0.25克,用竹沥调下。

摘录《直指小儿方》卷一

普济方》卷三六○:撮风散

药方名称撮风散

处方赤脚蜈蚣半条(炙),白僵蚕7个,朱砂1钱,麝香1字(上4味别研),川乌(炮)1钱,半夏(姜制)1钱,南星(姜制)1钱,钩藤1钱,天麻(炮)1钱,荆芥穗1钱(同研和前药)。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小儿脐风,撮口风。

用法用量用猪乳,或竹沥,或用东引槐枝10根,各5寸,入火煨出津液,拭去灰,于乌驴乳或猪乳内浸,以槐枝点药滴入口中。

摘录普济方》卷三六○

《直指小儿》卷一:撮风散

药方名称撮风散

处方赤脚蜈蚣半条(炙),钩藤1分,朱砂1钱,直僵蚕(焙)1钱,蝎梢1钱,麝1字。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小儿撮口。

用法用量每服1字,用竹沥调下。

摘录《直指小儿》卷一

猜你喜欢

  • 通幽汤

    药方名称通幽汤处方炙甘草红花各0.3克 生地黄熟地黄各1.5克升麻桃仁泥当归身各3克功能主治养血活血,润燥通幽。治噎膈。幽门不通,逆气上冲,吸门不开,饮食不下,或食入反出,大便燥结。用法用量上药用水6

  • 陈皮竹茹汤

    药方名称陈皮竹茹汤处方陈皮(去白)、白茯苓、黄连(用吴茱萸同炒,去茱萸)。功能主治痘疮之后呕吐者。用法用量用竹茹1团为引,水煎服。摘录《片玉痘疹》卷十二

  • 泻热栀子煎

    药方名称泻热栀子煎处方栀子21枚,甘竹茹1两(熬),香豉6合(熬,绵裹),大青2两,橘皮(去脉)2两,赤蜜3合。制法上细切。功能主治胆腑实热,精神不守。用法用量以水6升,煮取1升7合,去滓,下蜜,更微

  • 木香槟榔丸

    《中国药典》:木香槟榔丸药方名称木香槟榔丸处方木香50g槟榔50g枳壳(炒)50g陈皮50g青皮(醋炒)50g香附(醋制)150g三棱(醋制)50g莪术(醋制)50g黄连50g黄柏(酒炒)150g大黄

  • 姜葱膏

    药方名称姜葱膏处方生姜1斤(取自然汁)4两,葱汁4两。制法共煎成膏,入牛胶少许,麝香1分,摊布上。功能主治流痰痉痛,不红不肿,皮肉冰冷。用法用量贴。摘录《梅氏验方新编》卷七

  • 苏葶定喘丸

    药方名称苏葶定喘丸别名苏葶丸(《医宗金鉴》卷五十三)。处方苦葶苈子(研泥)南苏子(研泥)各等分制法上二味和匀,用枣肉为小丸,阴干,瓷罐盛之。功能主治泻肺定喘。治饮邪攻肺,喘满不得卧,面身水肿,小便不利

  • 跨鹤丹

    药方名称跨鹤丹处方五加皮5钱,海桐皮5钱,川乌5钱,川芎5钱,赤芍5钱,干姜1钱,肉桂1钱。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鸡爪风。用法用量每服3钱,用水2盏,将青钱1个,入青油浸3日,同煎服。摘录《解围元薮》卷

  • 黄柏饮子

    药方名称黄柏饮子处方黄柏(薄切小片)。功能主治天行口疮。用法用量蜜渍1宿。嚼柏汁渍疮。摘录《伤寒总病论》卷三

  • 金疮神效方

    《伤科汇纂》卷八:金疮神效方药方名称金疮神效方处方老松香不拘多少(去油,如去油不尽反加疼痛。用新砖2块,火内烧极热,上下多衬纸,将松香入在中间压2-3次,则油尽如白霜矣)。制法将淡河水满锅滚透煮之,捞

  • 鳗鲡黑散

    药方名称鳗鲡黑散处方乌1羽(去内脏者)。功能主治小儿疳伤眼。用法用量严寒之时,浸于粪坑中,约30日而取出,以清水洗净之,加车前子1钱,红花10钱,同烧灰存性,为末,和鳗鲡服之。摘录《眼科锦囊》卷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