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药材>搜山虎

搜山虎

《中药大辞典》:搜山虎

药材名称搜山虎

拼音Sōu Shān Hǔ

出处《云南中草药》

来源为茄科植物莨菪。秋冬采收,洗净;切片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约80厘米。根状茎粗壮。茎圆柱形,紫色。叶互生;卵圆形或椭圆形,长8~15厘米,宽3~7厘米,全缘或偶有不规则浅锯齿。花单生于叶腋,绿白色,稍下垂;萼半球状,5裂;花冠狭钟状,5裂,裂片三角形;雄蕊5;子房圆锥状,花柱圆柱状,蒴果球状,为膨大的宿萼所包。

生境分部生于山间溪边。分布湖北、四川、云南。

化学成分根含阿托品碱0.23%,天仙子碱0.025%。

性味辛苦,温,剧毒。

功能主治发表散寒,舒筋活络,止痛。

复方①治风寒感冒:搜山虎七厘,生嚼吃。

②治跌打损伤,风湿关节炎,瘫痪、破伤风;搜山虎三分,泡酒一斤,每次五至十毫升,日服二次。《性味以下出《云南中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搜山虎

药材名称搜山虎

拼音Sōu Shān Hǔ

英文名Root of Chinese Atropanthe

出处出自《云南中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芸香科植物岭南花椒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Zanthoxylum austrosinense Huang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挖根,洗净,切片晒干。

原形态岭南花椒灌木,高2-6m。全株无毛。小枝暗棕色或紫棕色,着生皮刺,长3-8mm,基部扁。奇数羽状复叶互生,连叶柄长15-30cm;叶轴及叶柄浑圆,疏生下弯的刺;叶柄长2-6cm;顶端小叶柄长约1.5cm,其他小叶无柄;小叶片7-11,卵形或披针形,长6-8cm,宽2-2.5cm,由上而下逐渐细小,先端渐尖而凹入,基部圆形有时略呈心形稍偏斜,边缘具明显的锯齿,齿缝及叶片各处有粗大腺点,上面深绿色,下面浅绿色带灰白,中脉在下面着生极短的刺,纸质。聚伞圆锥花序,顶生及腋生,结果时长约4cm,宽约8cm,无毛。蓇葖果紫棕色,长约6mm;果柄长约1cm以上,有细小腺点。成熟心皮1-3;分果爿无柄,有粗大腺点,先端近圆。种子卵珠形,直径4-5mm,黑色有光泽。花期3月,果期5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丘陵林缘。

资源分布:分布于浙江、江西、湖南、广东、广西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根圆柱形,略弯,有少数分枝,直径0.5-2.3cm,表面深黄棕色至深棕色,具细纵纹,皮孔近圆形或椭圆形,横向突出。质坚硬,折断面纤维性,横断面栓皮薄,深棕色,皮部淡棕色。味微苦。

显微鉴别 根横切面:木栓细胞数列,切向延长。韧皮部纤维数至10余个成束,排成1-3层,最内层断续成环;石细胞未见。木质部导管单个或2-5个相连,多数切向排列;木纤维含淀粉粒。

化学成分根含阿托品碱0.23%,天仙子碱0.025%。

鉴别理化鉴别 薄层色谱:取本品粉末2g,加甲醇20ml,冷浸过夜,滤过,回收甲醇至2ml,作供试品溶液。另取木兰碱,以甲醇溶解成每lml含1mg的对照液。取上述两种溶液各约10μl点于同一硅胶H-CMC板上,以氯仿-甲醇-氨水(15:4:1)展开,展距12cm。在紫外光灯(254nm)下观察。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亮蓝色斑点。喷雾碘化铁钾试剂显橙红色。

性味辛;性温;小毒

归经肺;肝经

功能主治祛风解表;行气活血;消肿止痛。主风寒感冒;风湿痹痛;龋齿痛;跌打肿痛;骨折;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6g;或浸酒。外用:适量,浸酒搽,或研末酒调敷。

复方①治风寒感冒: 搜山虎七厘,生嚼吃。②治跌打损伤,风湿关节炎、瘫痪、破伤风:搜山虎三分,泡酒一斤,每次五至十毫升,日服二次。 (性味以下出《云南中草药》)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珍珠菜

    《全国中草药汇编》:珍珠菜药材名称珍珠菜拼音Zhēn Zhū Cài别名红丝毛、过路红、阉鸡尾、活血莲、红根草、红梗草、赤脚草、狼尾巴花、狼尾珍珠菜来源报春花科排草属植物珍珠菜Lysimac

  • 山白龙

    药材名称山白龙拼音Shān Bái Lónɡ别名白杨树、响叶杨、圆叶杨、野白杨树来源药材基源:为杨柳科植物滇南山杨的树皮和根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opulus rotundifolia Griff

  • 黄蘑菇

    《全国中草药汇编》:黄蘑菇药材名称黄蘑菇别名黄粉牛肝、黄牛肝、黄衣牛肝、黄色猪口茸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伞菌目牛肝菌科黄蘑菇Pulveroboletus ravenelii (Berk. et Curt.

  • 插田泡

    药材名称插田泡拼音Chā Tián Pào别名复盆子、大乌泡、乌沙莓、菜子泡、回头龙、两头草、两头忙、乌泡倒触伞、倒生根、乌龙毛、乌龙须、白龙须、过江龙[不定根]来源蔷薇科悬钩子属

  • 丛枝蓼

    《中药大辞典》:丛枝蓼药材名称丛枝蓼拼音Cónɡ Zhī Liǎo别名水红辣蓼、辣蓼(《全展选编·传染病》)。出处《全展选编·内科》来源为蓼科植物丛枝蓼的全草。原形态丛枝

  • 老鸦胆叶

    《中药大辞典》:老鸦胆叶药材名称老鸦胆叶拼音Lǎo Yā Dǎn Yè出处《本草求原》来源为苦木科植物鸦胆子的叶片。化学成分含酚类、氨基酸、有机酸。功能主治《本草求原》:"洗热毒,

  • 无尾果

    药材名称无尾果别名长叶无尾果来源蔷薇科无尾果Coluria longifolia Maxim.,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甘肃、青海、四川、云南、西藏。性味苦,凉。功能主治平肝熄风,清热解毒。主治高血压病,

  • 白毛蛇

    《全国中草药汇编》:白毛蛇药材名称白毛蛇拼音Bái Máo Shé别名石祈蛇、上树蛇、白毛伸筋、石蚕、毛石蚕、岩蚕、白毛岩蚕、老鼠尾来源为骨碎补科阴石蕨属植物圆盖阴石蕨H

  • 波罗蜜树液

    《中药大辞典》:波罗蜜树液药材名称波罗蜜树液拼音Bō Luó Mì Shù Yè出处《广西中草药》来源为桑科植物木波罗树干中流出的树脂。用刀刺破树皮,待有乳白色

  • 路路通

    《中国药典》:路路通药材名称路路通拼音Lù Lù Tōnɡ英文名FRUCTUS LIQUIDAMBARIS别名九孔子来源本品为金缕梅科植物枫香树Liquidambar form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