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名。见《医宗金鉴·幼科杂病心法要诀》。又名火嗽。肺受热邪而引起的咳嗽。表现为咳嗽频繁,吐黄色稠痰,面红咽干,指纹紫色。治宜清宣肺热。用泻白散加减。
【介绍】:参见徐述条。
解剖部位名。见《原机启微》。即眼弦。详该条。
见《云南中草药选》。为黑骨头之别名,详该条。
证名。又称断泄。见《医宗金鉴》卷十九。详断泄条。
证名。一名心下痞鞭。见《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指胃脘部有堵塞满闷不适感而按之硬满者。多因胃气虚弱,邪气逆结所致。治当扶胃攻邪。因协热利不止,心下痞鞭,表里不解者,桂枝人参汤;汗出胃虚,客气上逆,
见仁斋直指条。
见《嘉兴府志》。为牛筋草之别名,详该条。
出《针灸甲乙经》。即远道刺。见该条。
病名。出《增辑验方新编》卷六一十。即冷瘼。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