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提弹法

提弹法

推拿理筋手法之一。又名提筋法、拨络法弹筋拨络法。包括提法弹法。用手或拇食指将患者伤部或其邻近部位的肌腱或肌肉提起,迅速放开,并用手指弹拨筋肉。适用于胸锁乳突肌、斜方肌、肱二头肌、三角肌、背阔骨、背伸肌群、腰肌及跟腱等的扭挫伤劳损。通常较短的肌腱用提法,较长的肌腱用提弹并施。

猜你喜欢

  • 拘苛

    证名。指筋脉拘急,肌肉有沉重、麻木感觉。《素问·至真要大论》:“筋肉拘苛。”王冰注:“拘,急也;苛,重也。”《类经·运气类》:“筋肉得寒则为急为痹,故筋急肉苛。”

  • 蓆疮

    蓆是席的异体字。详席疮条。

  • 仲景十二脉之一。脉浮取盛而有力。为卫气盛之脉象。《诊家正眼》:“日高者,卫气盛也,阳脉强也。”

  • 木贼草

    见《本草经疏》。即木贼,详该条。

  • 神农本草经读

    药物学著作。简称《本草经读》。清·陈念祖撰。4卷。刊于1803年。本书从《本草纲目》中辑录《本经》药物100余种,分为上、中、下三品。并附录《本经》以外的药品46种,分别作注文诠释。本书间附《本草崇原

  • 尸咽喉

    病名,即尸咽。详该条。

  • 苦骨

    见《本草纲目》。为苦参之别名,详该条。

  • 食养

    指饮食调养。《素问·五常政大论》:“大毒治病,十去其六;……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太过,伤其正也。”

  • 久嗽

    见《圣济总录》卷六十五。详久咳条。

  • 吴普本草

    本草著作。6卷。魏·吴普约撰于公元三世纪初期。载药441种。讨论药性寒温五味良毒,最为详悉。兼述产地生境、药物形态及采造时月。各药大致以药名、别名、性味类集、产地生境、药物形态、采时、加工、功效主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