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外科正宗》卷一。即黍米寸金丹,见该条。
见《陕西中草药》。为缬草之别名,详该条。
傣医方书。周兆奎等主编。全书载傣医古验方200首。涉及预防、保健、内、外、妇、产、儿、骨伤、五官、皮肤、传染等各科用药内容。为整理和研究民族医药提供了丰富资料。1990年由云南民族出版社出版。
同胃主降浊。详该条。
【介绍】:宋代医家。著《黄帝八十一难经注释》1卷,已佚。
《医学心悟》卷三方。常山(酒炒)、草果仁(去壳)、半夏曲(姜汁炒)、香附(酒炒)、青皮(醋炒)各四两。为细末,用神曲十二两,米饮煮糊为丸,弹子大,朱砂为衣,每服一至二丸,大枣五至六枚煎汤送下。治疟疾。
霍乱专著。撰人未详。刊于光绪九年(1883年)。书论霍乱吐泻、四时疫气均系温暑湿热所致,治法应以败毒驱邪为主,尤以保津液为要,故列观音救苦甘露饮,取其和平中正之义。又将理中汤、五苓散列为治霍乱吐泻之要
经穴别名。出《灵枢·九针十二原》。即气海,又名丹田。详气海、丹田条。
即黑神散第一方,见黑神散条。
见《中国药用植物图鉴》。为刺五加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