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药材>慈乌

慈乌

《中药大辞典》:慈乌

药材名称慈乌

拼音Cí Wū

出处《纲目》

来源为鸦科动物寒鸦

原形态寒鸦(《嘉佑本草》),又名:乌、鸒(《诗经》),鹎鶋(《尔雅》),鸦、楚乌、孝乌(《说文》),元乌(崔豹《古今注》),鹎乌(《尔雅》郭璞注),慈鸦(《嘉佑本草》),哺公(《尔雅翼》),鸖鸭(《小尔雅》宋咸注)。

体长约30厘米。嘴粗壮,黑色。虹膜黑褐色。后颈、颈侧、上背及胸、腹部均苍白色,其余各部均黑色;头顶后头以及翅上的内侧覆羽和飞羽均带紫色亮辉,余羽均闪着绿蓝色反光.头侧和耳羽杂有白色细纹。胸羽呈锥针形。另一种黑色型,通体除头佣有白纹外,均为黑色。脚及爪均黑色。

生境分部栖于山区及平原的田野间,好群栖。主食农作物的种子,亦吃昆虫。分布几遍全国,但南方较少。

性味《嘉佑本草》:"味酸咸,平,无毒。"

功能主治《嘉佑本草》:"补劳治瘦,助气,止咳嗽,骨蒸羸弱者,和五味淹炙食之。"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慈乌

药材名称慈乌

拼音Cí Wū

英文名Jackdaw

别名乌、孝鸟、慈鸦、哺公、小山老鸹、咵老鸦、麦鸦

出处1.出自《嘉佑本草》:慈鸦似乌而小,多群飞,作鸦鸦声者是。北土极多,不作腰臭也,今谓之寒鹅。

2.《纲目》:乌有四种:小而纯黑,小嘴反哺者慈乌也;似慈乌而大嘴,腹下白,不反哺者,鸦乌也;似鸦乌而大,自项者,燕乌也;似鸦乌而小,亦嘴穴居者,山乌也。

来源药材基源:为鸦科动物寒鸦的全体或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orvus monedula (Linnaeus)

采收和储藏:四季均可捕捉,捕杀后,除去羽毛及内脏,鲜用。

原形态寒鸦,体长约30cm。嘴粗壮,黑色。后颈、颈侧、上背及胸、腹部均苍白色,其余各部均黑色;头顶后头以及翅上的内侧覆羽和飞羽均带紫色亮辉,余羽均闪着绿蓝色反光。头侧和身羽杂有白色细纹。胸羽呈锥针形。另一种黑色型,通体除头侧有白纹外,均为黑色。虹膜黑褐色;跗跖、趾、脚及爪均黑色。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栖息于山区及平原的田野间,好群栖。主食农作物的种子,亦吃昆虫。

资源分布:分布几遍全国,但南方较少。

化学成分肉含蛋白质(protein),肽类(peptides),氨基酸(amino acid),脂类(lipid)。

性味味酸;咸;性平

归经肺;肾经

功能主治滋阴潜阳。主虚劳咳嗽;骨蒸烦热;体弱消瘦

用法用量内服:煮食,适量。

各家论述《嘉佑本草》:补劳治瘦,助气,止咳嗽,骨蒸赢弱者,和五味淹炙食之。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紫葛

    药材名称紫葛拼音Zǐ Gě别名见肿消、梦中消、见毒消、外红消、山葫芦蔓子、老鸹眼、褶文秧。出处1.紫葛始载于《新修本草》,谓:“苗似葡萄,根紫色,大者径二三寸,苗长丈许。”2.《蜀本图经》谓:“蔓生,

  • 草蜘蛛

    《中药大辞典》:草蜘蛛药材名称草蜘蛛拼音Cǎo Zhī Zhū别名花蜘蛛(《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出处《纲目》来源为草蛛科动物草蛛的全虫。原形态草蛛,又名:迷路漏斗草蛛。体椭圆形,雄蛛体长约8毫米,雌蛛

  • 雪上一支蒿

    药材名称雪上一支蒿拼音Xuě Shànɡ Yì Zhī Hāo来源毛茛科乌头属植物短柄乌头Aconitum brachypodun Diels,以块根入药。秋末挖根,除去泥土,晒干

  • 骨节草

    《中药大辞典》:骨节草药材名称骨节草拼音Gǔ Jié Cǎo别名笔杆草、笔筒草(《贵州民间方药集》),节节菜(《中国药植图鉴》),洗碗草(《闽东本草》),接骨筒(《实用中草药》)。出处《贵州

  • 柴厚朴

    药材名称柴厚朴拼音Chái Hòu Pò别名土厚朴来源药材基源:为木兰科植物四川木莲的树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anglietia szechuanica Hu.采收和储藏:夏季剥取树皮,晾干或炕干

  • 荚果蕨贯众

    《中药大辞典》:荚果蕨贯众药材名称荚果蕨贯众拼音Jiá Guǒ Jué Guàn Zhònɡ英文名Rhizoma Matteucciae Struthiopte

  • 毛叶楼梯草

    药材名称毛叶楼梯草拼音Máo Yè Lóu Tī Cǎo别名米烧来源药材基源:为荨麻科植物锐齿楼梯草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latostema cyrtandrifolium(Zoll.et M

  • 野黄麻

    《全国中草药汇编》:野黄麻药材名称野黄麻拼音Yě Huánɡ Má别名甜麻、针筒草来源椴树科黄麻属植物假黄麻Corchorus acutangulus Lam.,以全草入药。性味苦

  • 米麦麨

    药材名称米麦麨拼音Mǐ Mài Chǎo别名糗(刘熙《释名》)出处《唐本草》来源为米或麦蒸炒后磨成之粉面。性味①《唐本草》:"甘苦,寒,无毒。"②《本草拾遗》:"

  • 大叶地耳根

    药材名称大叶地耳根拼音Dà Yè Dì ěr Gēn来源药材基源:为使君子科植物阔叶风车子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ombritum latifolium BI采收和储藏:秋后采收,洗净切片晒干。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