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名。见《证治准绳·杂病》。又名青黄凸出。系指眼之“风轮破碎,内中膏汁叠出也。不治者,甚则膏尽珠”(《证治准绳》),以致失明。参见蟹睛条。
①见《花镜》。为卷柏之别名。②见《本草纲目》。为独活之别名。各详该条。
【介绍】:南北朝时期北齐医生。曾任太医、尚药典御等职。
病名。出《外科启玄》卷二:“其形如蜈蚣,亦有头足,发寒热,因食物被蜈蚣所游之毒而生,宜雄黄定子涂之。”
见《本草备要》。即茯神木,详该条。
【介绍】:明代医学家。字敬夫。鄠县人。明宏治丙辰进士,任吏部主事、郎中。与石友谅、王鼎象、王惟一共撰《难经集注》。
古刺法。九刺之一。《灵枢·官针》:“分刺者,刺分肉之间也。”指针刺直达肌肉的间隙处的刺法,用以治疗肌肉酸痛等病。
出《备急千金要方》卷五。即疳湿。详该条。
病名。见《陈素庵妇科补解》。即妊娠中湿。详该条。
【介绍】:隋代医家。撰《崔氏食经》4卷。《医心方》、《证类本草》等多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