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当归六黄汤

当归六黄汤

兰室秘藏》卷下:当归六黄汤

药方名称当归六黄汤

处方当归地黄地黄黄柏黄芩黄连各等分黄耆加一倍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滋阴清热,固表止汗。主盗汗,发热面赤,口干唇燥,心烦尿赤,大便干结,舌红脉数;亦治自汗。

用法用量每服15克,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空腹服。小儿减半。

备注方中当归养血,生熟地黄滋阴,三味养血补阴,从本而治;再用黄芩清上焦火,黄连清中焦火,黄柏泻下焦火,使虚火得降,阴血安宁,不致外走为汗;又倍用黄耆,固已虚之表,安未定之阴。全方六味,以补阴为主,佐以泻火之药,阴血安定,盗汗自止。故《兰室秘藏》称其为"盗汗之圣药"。本方荣卫兼顾,后世又用以治疗阴虚火旺之自汗证。

摘录兰室秘藏》卷下

《麻症集成》卷三:当归六黄汤

药方名称当归六黄汤

处方当归黄柏黄芩麦冬黄连、生地、熟地。

功能主治火迫夺汗,血虚者。

用法用量加浮小麦或旧草席化灰,同煎服。

摘录《麻症集成》卷三

《麻症集成》卷上:当归六黄汤

药方名称当归六黄汤

处方黄连黄芩黄柏黄耆地黄(生熟各半)、当归栀子、浮小麦

功能主治火盛逼迫,致汗妄流。

摘录《麻症集成》卷上

《伤寒全生集》卷二:当归六黄汤

药方名称当归六黄汤

处方当归黄连黄芩黄柏黄耆、生地黄、熟地黄知母

功能主治杂症盗汗,寸脉虚浮,尺脉数大无力,乃阴虚火动。

用法用量原书治上症,加白术肉桂少许。

摘录《伤寒全生集》卷二

《寒温条辨》卷五:当归六黄汤

药方名称当归六黄汤

处方当归2钱,熟地2钱,生地1钱,黄连1钱,黄芩1钱,黄柏1钱,黄耆(生)3钱,防风1钱,麻黄根1钱,浮麦1钱。

功能主治阴虚盗汗。

用法用量水煎,温服。

摘录《寒温条辨》卷五

猜你喜欢

  • 加味荆防败毒散

    《治疔汇要》卷下:加味荆防败毒散药方名称加味荆防败毒散处方荆芥、防风、牛蒡子、连翘、胆星、独活、前胡、枳壳、苏子、瓜蒌、杏仁、生地、黄芩、黄柏、黑山栀、元参、灯心20茎(需原枝)。功能主治一切喉证,脉

  • 槐耳汤

    药方名称槐耳汤处方槐树上木耳(烧作灰)。功能主治蛔心痛。用法用量痛发,以枣肉碾和,水调服。摘录《医方类聚》卷一六六引《吴氏集验方》

  • 加味凉血退斑汤

    赵炳南方:加味凉血退斑汤药方名称加味凉血退斑汤处方鲜生地30克,鲜芦根30克,大青叶30克,板蓝根9克,金银花15克,连翘12克,桑叶9克,白藓皮15克,赤芍9克,黄芩9克,生栀仁6克,滑石9克,甘草

  • 橄榄汤

    药方名称橄榄汤处方百药煎3两(细切作片子),檀香(锉,焙)半两,白芷半两,甘草(炙)1两。制法为细末。功能主治止渴生津。主用法用量上沸汤点服。摘录《百一》卷二十

  • 疫疠解毒清心汤

    药方名称疫疠解毒清心汤处方生石膏200克,犀角10克,黄连10克,黄芩15克,玄参50克,生地50克,知母15克,丹皮15克,焦栀子15克,生绿豆100克,鲜菖蒲15克,白茅根100克。功能主治清营透

  • 解链汤

    药方名称解链汤处方白芍20g,生地25g,菊花10g,蒺藜15g,白芷10g,葛根15g,生石膏25g,赭石20g。功能主治平肝熄风,兼泻少阳相火。主链霉素中毒,头昏,摇头,筋紧,心烦,属三焦少阳相火

  • 二参丸

    《圣济总录》卷九十二:二参丸药方名称二参丸处方人参15克 桂(去粗皮)牡蛎(煅,研成粉)山芋黄柏(去粗皮,拿炙,锉)细辛(去苗叶)附子(炮裂,去皮、脐)苦参各22.5克麦门冬(去心,焙)泽泻各30克干

  • 紫沉丸

    药方名称紫沉丸处方半夏曲9克乌梅6克(去核)代赭石9克杏仁3克(去皮、尖)丁香6克 缩砂仁9克沉香3克槟榔6克木香3克陈皮15克白豆蔻1.5克白术3克巴豆霜1.5克(另研)制法上药研为细末,入巴豆霜令

  • 荡胸汤

    《医学衷中参西录》上册:荡胸汤药方名称荡胸汤处方蒌仁60克(新炒者,捣)生赭石60克(研细)苏子20克(炒捣)芒消12克(冲服)功能主治主寒温结胸。其证胸膈痰涎,与外感之邪互相凝结,上塞咽喉,下滞胃口

  • 大羌活汤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大羌活汤药方名称大羌活汤处方羌活、独活、防己、防风、黄芩、黄连、苍术(制)、白术、甘草(炒)、川芎、细辛,各三钱。生地黄、知母,各一两。功能主治解利两感神方,天之邪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