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张三锡

张三锡

【生卒】:十六世纪

【介绍】:

明代医家。字叔承,别号嗣泉,应天府(今江苏南京)人。出身于世医之家,曾博采群书,汇要而编成《医学六要》一书,共十九卷,包括《四诊法》、《经络考》、《病机部》、《治法汇》、《本草选》、《运气略》等六部分,并认为医学主要包括这六个方面。王肯堂曾校订该书,对之评价较高。他的工作主要是摘集录,虽较全面而扼要,但很少个人独特见解和发挥。

猜你喜欢

  • 足跗发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四。即脚发。见该条。

  • 檗皮

    出《伤寒论》。即黄柏,详该条。

  • 梁关

    【介绍】:见关梁条。

  • 冬豆子

    见《四川中药志》。为黑大豆之别名,详该条。、

  • 千张纸

    见《滇南本草》。为木蝴蝶之别名,详该条。

  • 熨痔法

    外治法之一。《五十二病方》已载有热熨疗痔的方法。即用药物煨热熨痔的方法。《外台秘要》卷二十六:“必效熨痔法,痔头出,或疼痛不堪忍方:取枳实,煻灰中煨之,及热熨病上,尽七枚痛立定,发即熨之,永除也。”今

  • 肝蒸

    二十三蒸之一。见《诸病源候论·虚劳骨蒸候》。详二十三蒸条。

  • 修昆仑证验

    养生类著作。清·天修子著,成书于道光丙午(1864)。本书集中阐述了作者在养生实践中自创自练的“揉法”和学得的“晒法(即日光浴)”。在“揉积论”中,认为“凡百病证皆以气血为主,通则无积,不通则积,新则

  • 排石汤五号

    见《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遵义医学院)。金钱草30克,木香、枳壳、黄芩、川楝子各9克,大黄6克。水煎服,每日一剂,体壮证实者可日服二剂。用药后疼痛加剧,可能是排石的象征,应注意观察。治气郁型胆囊炎胆

  • 真寒假热

    阴证似阳的证候。症见身热,但喜衣被;口渴,而不多饮;手足躁扰,但神情萎疲;苔黑但滑润;脉洪大而无力等。多见于素禀虚寒而感外邪,或劳倦、内伤所致虚阳外露,里寒格阳等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