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医学入门》。为皂角刺之简称,详该条。
《杂病源流犀烛·六淫门》卷十四方。山楂肉三两,莱菔子、连翘、陈皮各五钱,赤茯苓、半夏各二钱。为末,粥糊为丸。治食不消化成积痞闷。
见《本经疏证》。即淡豆豉,详该条。
见伤寒论条辨条。
见《奇效良方》。即纹色。详该条。
见萧步丹《岭南采药录》。为天仙子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扁鹊条。
骨名。又名地阁骨。详该条。
【介绍】:见汪祝尧条。
病证名。指脾胃虚弱而挟有积滞。由脾胃素虚,加之乳食不节而形成。《证治准绳·幼科》:“其候浑身微热,不思饮食,昏昧神缓,抱着一似睡未觉,肚热足冷者,多因吐泻大病及攻击之后而得此候。”治宜补益消积。用参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