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江苏药材志》。为凤眼草之别名,详该条。
亦名胞浆、胎浆。《脉经》:“妇人怀躯六、七月暴下余水,其胎必依而堕。此非时,孤浆预下,气血皆虚故也。”即羊水。
见邵氏医书三种条。
病名。痟通“消”。见《世医得效方》卷六。即消渴,详该条。
齘齿的别称。《医述》引《指南续刻》:“咬牙者,胃热走络也。若咬牙而脉证皆衰者,胃虚无谷气内荣,虚则喜实也。”《六因条辨·春温条辨》:“春温,舌黑神昏,烦躁,咬牙、手足振颤,时或抽搐,此热极风生,已成痉
医论著作。清·徐大椿撰于1764年。本书是对赵献可《医贯》一书所作的书评,采用引录或节录原文,逐段加批的形式,对该书重用温补和忌用攻下的理论、治则,提出了截然不同的见解。作者指出当时医界中存在的拘泥于
见《本草纲目》。为干姜之别名,详该条。
见《浙江民间常用草药》。为斑叶兰之别名,详该条。
见《云南中草药》。为拔毒散之别名,详该条。
出《素问·六微旨大论》。即终之气。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