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药材>山芹

山芹

药材名称山芹

拼音Shān Qín

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山芹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Ostericum sieboldi;(Miq.)Nakai[Peu-cedanum sieboldi Miq.;Angelica miqueliana Maxim.]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0.5-1.5m。主根粗短,有2-3分枝,黄褐色至棕褐色。茎中空,有较深的沟纹,光滑或基部有短柔毛,上部分枝,形展。基生叶叶柄长5-20cm,基部膨大成遍而抱茎的鞘;基生叶及茎生叶均为二至三回三出式羽状分裂;叶片轮廓为三角形,长20-45cm,末回裂片菱状卵形至卵状披针形,长5-10cm,宽3-6cm,急尖至渐尖,边缘有内曲的圆钝齿或缺刻状齿5-8对,通常齿端有锐尖头,基部截形,表面深绿色,背面灰白色;茎顶部的叶简化为无叶的叶的叶鞘。复伞形花序顶生或侧生,伞辐5-14;花序梗长3-7cm;总苞片1-3,线状披针形;小伞形花序有花8-20,小总苞片5-10,线形;萼齿卵状三角形;花瓣白色,长圆形,花柱2倍长于扁平的花柱基。双悬果长圆形至卵形,长4-5.5mm,宽3-4mm,成熟时黄色,有光泽,背棱细狭,侧棱宽翅状,棱槽内有油管1-3,合生面有油管4-6,少为8。花期8-9朋,果期9-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较高的山坡、草地、山谷、林缘和林下。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内蒙古、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南等地。

性味味辛;苦;性平

功能主治解毒消肿。主乳痈;疮肿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七叶薯

    药材名称七叶薯别名血参、补血薯、七爪金龙来源薯蓣科七叶薯Dioscorea esquirolii Prain et Burk.,以块根入药。生境分部广西。性味辛、微甘、苦,凉。功能主治凉血止血,消肿止

  • 阳桃花

    《中药大辞典》:阳桃花药材名称阳桃花拼音Yánɡ Táo Huā出处《岭南采药录》来源为酢浆草科植物阳桃的花蕾。原形态植物形态详"阳桃"条。功能主治治寒热往来。

  • 花蚁虫

    《全国中草药汇编》:花蚁虫药材名称花蚁虫拼音Huā Yǐ Chónɡ别名多毛隐翅虫来源昆虫纲鞘翅目隐翅目科多毛隐翅虫Paederus densipennis Bernh.,以全虫入药。生境分

  • 山银柴胡

    《全国中草药汇编》:山银柴胡药材名称山银柴胡来源石竹科丝石竹属植物霞草Gypsophila oldhamiana Miq.、蚤缀属植物灯心蚤缀Arenaria juncea Bieb.或蝇子草属植物旱

  • 箬叶

    《中药大辞典》:箬叶药材名称箬叶拼音Ruò Yè别名辽叶(《纲目》)出处《纲目》来源为禾本科植物箬竹的叶。原形态箬竹,又名:篃竹。秆高约75厘米。直径4~5毫米,圆筒形或顶端节间稍

  • 候风藤

    药材名称候风藤拼音Hòu Fēnɡ Ténɡ出处候风藤始见于《植物名实图考》蔓草类:"候风藤,南康(在今江西省南部地区南康县境内)山田膛上多有之。长茎丛生,高三四尺,不作藤蔓。叶如木樨叶,面青绿,背黄

  • 爬藤榕

    《全国中草药汇编》:爬藤榕药材名称爬藤榕拼音Pá Ténɡ Rónɡ别名长叶铁牛入石、小号牛奶仔来源桑科爬藤榕Ficus martinii Levl. et Vant.,

  • 灯台莲

    药材名称灯台莲拼音Dēnɡ Tái Lián英文名Tuber of Serrate Sikoku Jackinthepulpit别名路边黄、蛇包谷、老蛇包谷出处始载于《湖北宜昌》。来源药材基源:为天南

  • 小叶云实

    药材名称小叶云实拼音Xiǎo Yè Yún Shí英文名twig or fruit of small leaf caesalpiniae出处始载于《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豆科》。来源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小

  • 千屈草

    药材名称千屈草拼音Qiān Qū Cǎo别名败毒草、败毒莲、蜈蚣草、对叶莲来源为千屈草科千屈草属植物千屈菜Lythrum salicaria L.,以全草入药。夏秋采集,除去泥沙,晒干或鲜用。原形态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