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少阴之人

少阴之人

五态之人”的一种类型,出《灵枢·通天》。其外貌特征是“其状清然窃然,固以阴贼,立而躁险,行而似伏。”性格特征是“小贪而贼心,见人有亡,常若有得,好伤好害,见人有荣,乃反愠怒,心疾而无恩。”体质特点是“多阴而少阳,小胃而大肠六腑不调,其阳明脉小而太阳脉大,……其血易脱,其气易败也。”针刺治疗“必审而调之,”不能过泻其气血。

猜你喜欢

  • 透风于热外

    出《温热论》。风温一般须用辛凉药物散风,使风邪外透。若病者既有里热,又有外感风邪,即应用辛凉药物解表透邪,里热才能随之而除。但实际临床上多解表清里并用。

  • 本事方释义

    10卷。旧题清·叶桂释义。撰于1745年。作者注释《本事方》的重点是该书所记载的药物配伍、药性和归经等内容。原系稿本,1814年由叶氏曾孙叶澹安校勘原文后予以刊行。

  • 医理元枢

    丛书名。12卷,附余2卷。清·朱青恬辑。刊于1753年。共7种:《运气要略》、《脉法心参》、《医方捷径》、《伤寒论注》、《金匮要略注》、《妇科辑要》、《幼科辑要》。

  • 踵息

    ①指深长的呼吸。出《庄子·大宗师》:“真息深深,真人之息以踵,众之息以喉。”②气功术语。要使呼吸深达踵部。《玄肤论》:“以踵者,谓深入于穴也。”即加强意念引导后的自身体会。

  • 枣针

    出《名医别录》。即棘针,详该条。

  • 郄中

    经穴别名。《素问·刺腰痛篇》:“足太阳脉令人腰痛,……刺其郄中。”王冰注:“郄中,委中也。”

  • 针方六集

    针灸丛书。6卷。明·吴昆撰。刊于1618年。卷1《神照集》,论经脉流注经穴及奇穴;卷2《开蒙集》,载《窦太师标幽赋》(吴注)、八法针方(八穴)、五门针方(十二经井、荥、俞、经、合),及十二经补母泻子法

  • 五过

    ①指医生在诊治上的五种过失。包括不细心进行问诊,对病人的生活环境以及思想情绪不加注意,不了解疾病的起因和经过,不详细分析病情,诊脉又不能掌握关键,不进行分类比较,粗枝大叶,诊断不明,胡乱治疗,引致不良

  • 狮子毛草

    见《中药材手册》。为伸筋草之别名,详该条。

  • 柏叶

    出《金匮要略》。即侧柏叶,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