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名。见《秘传眼科龙木论》。即目痒。详该条。
出《证治准绳·幼科》。即继病,详该条。
即孙络。《灵枢·脉度》:“络之别者为孙。”详孙络条。
【介绍】:见张筱衫条。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三。即勇疽。见该条。
病证名。①小儿痫证之因惊而发者。《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五:“惊痫者,起于惊怖大啼,精神伤动,气脉不定,因惊而发作成痫也。”②发搐轻证和重证的混称。《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小儿惊痫者……轻者,但耳热面赤,
推拿专著,3卷,周松龄撰,刊于1843年。上卷为儿科诸病诊法及歌诀;中卷述儿科各病的推拿手法;下卷列推拿穴位及手法图说。内容多从前代同类著作中辑选,缺乏新的补充。
详潜镇条。
证名。见《中藏经·论胃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证》。详腹痛条。
阴阳,指寸脉、尺脉(一说指浮、沉)。两部(浮沉)之脉俱见紧象。多因寒邪外束,表气不宣所致。《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曰伤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