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小腿骨

猜你喜欢

  • 太医局判局

    宋代医官职称。曾一度为太医局副长官,其职位在太医局提举之下。该职系选择熟悉医药之人才充任,共2人。

  • 翁稼江

    【介绍】:见翁藻条。

  • 节凑

    骨节之间。《素问·气穴论》:“留于节凑,必将为败。”

  • 祝尧民

    【生卒】:十七世纪【介绍】:明代医生。河南洛阳人。年轻时以文章名,后学医,自号薜衣道人。长于治疗疮疡及正骨等,后入山修道。

  • 心痛痧

    痧证之一。《痧胀玉衡·心痛痧》:“痧毒冲心,属之于气,则时痛时止,痰涎壅盛,昏迷烦闷,此其候也。治宜刺手臂,服顺气之剂为主。痧毒攻心,属之于血,则大痛不已,昏沉不醒,此其候也。治宜刺腿湾,服活血之剂为

  • 摩娑*suō梭)

    即推拿。又作摩挲、摩挱。《释名·释姿容》:“摩娑,犹末杀也,手上下之言也。”详见摩法、推拿条。

  • 经隧

    指潜布于表体以下运行气血的经络通路。《素问·调经论》:“五脏之道,皆出于经遂,以行血气,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是故守经遂焉。”

  • 老虎脚迹草

    见《中国药用植物志》。为毛茛之别名,详该条。

  • 寒湿眩晕

    病证名。见《症因脉治·外感眩晕》。为湿气内逆,寒气不行,太阳上留之证。证见恶寒无热,鼻塞声重,身重体疼,无汗拘紧,头目旋晕,脉迟缓等。治宜温化寒湿。用羌活胜湿汤合术附汤、芎术除眩汤、三因芎辛汤等方。参

  • 蓄水证

    太阳腑证之一。详伤寒蓄水证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