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小儿呕吐

猜你喜欢

  • 毕致吾

    【介绍】:见毕荩臣条。

  • 麝香灸

    见隔姜灸条。

  • 通心草

    见萧步丹《岭南采药录》。为自消容之别名,详该条。

  • 肉淋

    即膏淋。《诸病源候论·淋病诸候》:“淋而有肥状似膏,故谓之膏淋,亦曰肉淋。”详膏淋条。

  • 金腰莲

    见《全国中草药新医疗法展览会技术资料选编·外科》。为罗锅底之别名,详该条。

  • 肾死脏

    肾脏真气已绝的脉象。肾脉当沉而反躁动,轻按之坚实,重按之乱如转丸,尺部更为明显。《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肾死脏,浮之坚,按之乱如转丸,益下入尺中者,死。”

  • 耳背高骨

    推拿穴位。出《小儿推拿广意》。又名耳后高骨。在耳后颞骨乳突后缘微下处凹陷中。用揉按法,可治惊风抽搐、烦躁不安、外感头痛等症。《厘正按摩要术·立法》:“用两手中指、无名指,揉运耳后高骨,二十四下毕,再掐

  • 大发药

    见《陆川本草》。为走马胎之别名,详该条。

  • 青空膏

    即清空膏,见该条。

  • 膀胱小肠气

    疝之俗称。出《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七。详疝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