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导赤各半汤

导赤各半汤

症因脉治》卷二:导赤各半汤

药方名称导赤各半汤

处方生地、木通甘草、川黄连麦门冬犀角

功能主治心火妄动,上刑肺金而致嗽血。

摘录症因脉治》卷二

症因脉治》卷二:导赤各半汤

药方名称导赤各半汤

处方生地、木通甘草黄连麦冬、山栀、赤茯苓车前子、灯心。

功能主治心经咳嗽,脉左寸洪数。

摘录症因脉治》卷二

伤寒六书》卷三:导赤各半汤

药方名称导赤各半汤

别名导赤泻心汤、导赤泻心各半汤

处方黄连黄芩甘草犀角麦冬滑石、山栀、茯神知母人参

功能主治伤寒经证,心下不硬,腹中不满,大小便如常,身无寒热,热传手少阴心,心火上而逼肺,渐变神昏不语,或睡中独语一二句,目唇赤焦,舌干不饮水,稀粥与之则咽,不与则不思,形如醉人。

用法用量导赤泻心汤(《张氏医通》卷十三)、导赤泻心各半汤(《寒温条辨》卷五)。

各家论述1.《医方集解》:此手少阴、太阴、太阳药也。陈来章曰:热入心经,凉之以黄连犀角栀子;心移热于小肠,泄之以滑石甘草、灯心;心热上逼于肺,清之以黄芩栀子麦冬。然邪之越经而传于心者,以心神本不足也,故又加人参茯神以辅之。

2.《张氏医通》:取《金匮》泻心汤为主,以其热在上而不在下,病在气而不在血,故于本方裁去大黄,易入山栀以清心包之热,知母犀角以解肺胃之烦,人参麦冬甘草茯神以安君主之神,滑石为导赤之向导,姜、枣为散火之间使;用犀角者,即导赤散中之地黄;用滑石者,即导赤散中之木通,虽无导赤散中药味,而导赤散之功效备其中矣。

摘录伤寒六书》卷三

《证因脉治》卷四:导赤各半汤

药方名称导赤各半汤

处方生地、木通甘草、川连、麦门冬、山栀、犀角黄芩知母滑石

功能主治清心热,利小便。主心热谵语,火动于中,而多消渴,小便不利。

各家论述伤寒大白》:以导赤合泻心汤,上清心经之火;加滑石,导心火,下通小便而出;加知母、山栀、黄芩,兼清上焦肺火。以利小便,莫如清肺;清肺热,又莫如利二便也。

摘录《证因脉治》卷四

症因脉治》卷三:导赤各半汤

药方名称导赤各半汤

处方生地、木通、川连、甘草黄芩、山栀、犀角(磨冲)。

功能主治心热痿软,四肢关节不能活动,足胫纵缓不能收持,如枢纽之折而不能提挈,面颊常赤,意乱心烦,脉左寸洪数。

摘录症因脉治》卷三

猜你喜欢

  • 香术丸

    药方名称香术丸处方白术500克(糯米泔浸三日)制法上一味,细锉,以慢火炒焦,为末,取干地黄250克净洗,用碗盛,于甑上蒸烂细研,入白术末,和捣一二千杵,如太硬,滴好酒少许,相和再捣,众手为丸,如梧桐子

  • 滑胎当归散

    药方名称滑胎当归散处方当归(切,焙)1两,麻子仁1合,吴茱萸(汤洗,去涎,焙干,再与大豆同炒香)半两,干姜(炮)半两,知母(锉)半两,桂(去粗皮)半两,黄芩(去黑心)半两,甘草(炙)半两,大豆(炒,去

  • 天仙饮

    药方名称天仙饮处方片姜黄18克天仙藤羌活白术白芷梢各9克半夏(制)15克制法上药锉为末。功能主治治痰注臂痛。用法用量每服9克,加生姜5片,水煎服。间下千金五套丸。摘录《仁斋直指》卷十八

  • 夺命还真丹

    药方名称夺命还真丹别名神效夺命还真丹处方天麻1两半,人参1两半,木香1两半,白术1两半,菟丝子1两半,藁本(去土)1两半,川独活1两半,川芎1两半,白僵蚕(炒)1两,黄芩1两,全蝎(去毒)1两,半夏(

  • 地黄酒酥

    药方名称地黄酒酥处方粗肥地黄10石(切,捣取汁3石),麻子1石(捣作末,以地黄汁研取汁2石7斗),杏仁1石(去皮尖双仁,捣作末,以麻子汁研取汁2石5斗).曲末3斗。制法上以地黄等汁浸曲7日,候沸,以米

  • 蛤蚧救喘丹

    药方名称蛤蚧救喘丹处方人参60克 熟地60克麦冬9克肉桂3克 苏子6克蛤蚧6克半夏0.9克功能主治补气救脱,降逆平喘。治产后气喘,气血将脱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辨证录》卷十二

  • 加味松肌透表汤

    药方名称加味松肌透表汤处方连翘、牛蒡子、山楂肉、羌活、干葛、紫草、升麻少许、黄芩、桔梗、陈皮、甘草。功能主治痘疮险症,发热,或1-2日即见点者,外热盛而兼作烦。用法用量荸荠为引。摘录《幼科直言》卷二

  • 立止头痛散

    药方名称立止头痛散处方大黄2两,全虫10个,朱砂3钱,麝香4分,冰片5分。制法上为细末,装3分,蜡壳封固。功能主治清热,通窍,止痛。主由风热上攻引起的头晕头痛,鼻塞不通,时发时愈。用法用量《中药制剂手

  • 灌舌丹

    药方名称灌舌丹处方熟地1两,麦冬1两,沙参5钱,地骨皮5钱。功能主治日间口燥,舌上无津,至夜卧又复润泽。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辨证录》卷六

  • 茶叶顶

    药方名称茶叶顶处方茶叶5钱,青盐1钱,洋糖3钱,三棱3钱,雷丸3钱。功能主治虫积,哮喘,虫胀。用法用量上为末,将盐、糖煎好后,入3味调匀。每服3钱,白汤送下。摘录《串雅补》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