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导水丸

导水丸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导水丸

药方名称导水丸

处方大黄(二两)黄芩(二两)滑石(四两) 牵牛(头末.四两)

炮制上为末,滴水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去湿热腰痛,泄水湿肿痛,久雨则加甘遂一两;

去逼身走注肿痛,加白芥子一两;

退热散肿毒止痛,久旱加朴硝一两;

散结滞,通关节,润肠胃,行滞气,通血脉,加郁李仁一两;

去腰腿沉重,加樟柳根一两。

用法用量每服五十丸,加至一百丸,白汤送下,临卧时服。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儒门事亲》卷十二:导水丸

药方名称导水丸

处方大黄60克黄芩60克滑石120克黑牵牛120克(另取头末)

制法上为细末,滴水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攻下逐水。主水湿肿满,湿热腰痛,痰湿流注身痛,无名肿毒,关节肿痛,疝气,大小便闭者。

用法用量每服50丸,或加至100丸,临卧温水送下。

温热腰痛,水湿肿满日久者,加甘遂30克;痰湿走注,遍身疼痛者,加白芥子30克;肿毒疼痛者,加朴消30克;关节肿痛,大便秘结者,加郁李仁30克;腰腿沉重者,加樟柳根30克。

摘录儒门事亲》卷十二

杨氏家藏方》卷十:导水丸

药方名称导水丸

处方人参(去芦头)、木香丁香槟榔、青橘皮(去白)、陈橘皮(去白)、香白芷郁李仁(去皮)、杜仲(生用)、桔梗(去芦头)、大戟泽泻黑牵牛(生用)、木通、樟柳根桑根白皮大黄(湿纸裹,煨熟用)、干漆(炒烟尽)、甘遂(麸炒令黄)、榆根白皮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每药末2两,炼蜜为丸,分作4丸。

功能主治男子妇人水气肿满。

用法用量每服1丸,临卧用荆芥茶清嚼下。

注意忌盐百日并甘草3日。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十

《经验秘方》引范提举方(见《医方类聚》卷一五七):导水丸

药方名称导水丸

处方大黄(去皮,煨)2两,黄芩2两(去皮),滑石4两,黑牵牛(头未)4两,木香半两,槟榔半两,郁李仁(去皮)半两,白芥子半两。

制法上为细末,滴水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水痼虚肿。

用法用量方中大黄滑石木香槟榔郁李仁用量原缺。

摘录《经验秘方》引范提举方(见《医方类聚》卷一五七)

猜你喜欢

  • 黑豆浸酒

    《圣惠》卷六十四:黑豆浸酒药方名称黑豆浸酒处方黑豆1升(炒熟),白花蛇1条(重5两,酒浸,炙微黄),大麻仁2升(蒸熟),五加皮5两(锉),苍耳子5两(酥炒微黄),牛蒡子1升(酥炒微黄)。制法上捣碎,以

  • 立止牙痛即安丹

    药方名称立止牙痛即安丹别名一粒笑处方蟾酥(酒化烊)2钱,荜茇(研末)1钱,五灵脂(酒飞)2钱,麝香(研末)2分。制法上药打匀为丸,如绿豆大,晒干,贮于玻璃瓶内塞好,不令出气。功能主治牙痛。用法用量凡1

  • 葵子饮

    《普济方》卷三三八引《妇人良方》:葵子饮药方名称葵子饮处方葵子1升(一方无葵子,用葵根)。功能主治妊娠患子淋,亦治小便不通。用法用量上水5升,煮取2升,分2服。摘录《普济方》卷三三八引《妇人良方》《圣

  • 附子四逆汤

    药方名称附子四逆汤处方炮附子半两,炮姜半两,白术1两,甘草3钱,桂7钱。功能主治伤寒寒结膀胱,脐似冰,饮水下焦声沥沥,主脉沉,客脉滑者。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1两,水2盏,煎至1盏,去滓,食前温服

  • 苓术菟丝丸

    药方名称苓术菟丝丸处方白茯苓白术(米泔水洗,炒)莲肉(去心)各120克五味子60克(酒蒸)山药(炒)60克杜仲(酒炒)90克 炙甘草15克菟丝子(用水淘净,入陈酒浸一日,文火煮极烂,捣为饼,焙干为末)

  • 金银花膏

    药方名称金银花膏处方金银花1两,甘草6两,益母草1斤。制法水、酒各半煎,膏成,加入阿胶2两烊化,收好。功能主治妊娠生痈。用法用量1日3服。摘录《陈素庵妇科补解》卷三

  • 琥珀膏贴积丸

    药方名称琥珀膏贴积丸处方大黄1两,朴硝1两。制法上为末,以大蒜捣膏。功能主治积聚。用法用量贴之。摘录《保命歌括》卷二十七

  • 参耆补血汤

    药方名称参耆补血汤处方党参、黄耆、川贝、远志、郁金、白芍、当归、冬术、茯苓、生草。功能主治乳岩,溃烂不敛。摘录《顾氏医径》卷六

  • 九黄丹

    药方名称九黄丹处方乳没药6克 川贝雄黄各6克 升丹9克 辰砂3克 月石6克 梅片0.9克石膏(煅)18克制法上药研极细末。功能主治提毒拔脓,去瘀化腐。治一切痈疽已溃。脓流不畅。腐肉不脱者。用法用量掺疮

  • 清咽利膈散

    药方名称清咽利膈散别名清咽利膈汤(《外科理例》)。处方金银花防风荆芥薄荷桔梗黄芩黄连各4.5克 山栀连翘各3克玄参大黄(煨)朴消牛蒡子甘草各2.1克功能主治清咽利膈。治内有积热,咽喉肿痛,痰涎壅盛,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