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寒凉派

寒凉派

金元时期的一个医学派别。详见金元四大家条。

猜你喜欢

  • 内托羌活汤

    《医学入门》卷七方。羌活、黄柏各二钱,防风、当归尾、藁本各一钱,肉桂三分,黄芪一钱半,连翘、甘草、苍术、陈皮各五分。水二盏、酒一盏煎服。治发于足太阳经的尻臀痈,坚硬肿痛,两尺脉紧而无力者。《外科正宗》

  • 谵语

    证名。同语。出《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等。《素问·热论》称谵言。指阳明实热或温邪入于营血,热邪扰及神明时,出现神志不清、胡言乱语的重症。实证为多。见于伤寒阳明腑证、蓄血证、热入心包等。治宜泻热清心

  • 腹皮痛

    证名。出《灵枢·经脉》:“任脉之别,名曰尾翳,下鸠尾,散于腹,实则腹皮痛……。”马莳注:“邪气有余,则腹皮必痛。”参见腹痛条。

  • 虚挛

    挛证之一。见《证治准绳·杂病》。详挛条。

  • 颜方叔

    【介绍】:见颜直之条。

  • 体表部位,指尾骶部。亦作尻骨的简称。《灵枢·经别》:“足太阳之正……其一道下尻五寸,别入于肛。”参见尾骶骨条。

  • 顶心风

    见《广西中草药》。为穿心草之别名,详该条。

  • 熛疽

    病名。出《刘涓子鬼遗方》卷五。又名训疽。指发于指端和手心、足心及心窝部的瘭疽。证治见瘭疽条。

  • 交乳

    出《证治准绳·幼科》。即继病,详该条。

  • 黄梅花

    见《本草纲目》。为蜡梅花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