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名。牙齿动摇,不能坚固。详牙齿动摇条。
①五治法之一。针对病邪所在,用针刺或汤药攻邪。根据部位有上取、下取、内取、外取、傍取等。②采用之意。《灵枢·颠狂》:“治之取太阴、阳明。”《素问·藏气法时论》:“取其经,厥阴与少阳。”
证名。系指白睛红赤,肿胀高起的证候。清·黄庭镜《目经大成》卷二:“天廓(指白睛)尽情肿起,色紫碧,状如败猪肺,看得怕人,甚者并风轮包倒,不见金井,故曰火天夺日。”参见形如蝦座条。
病名。出《素问·气交变大论》。①指大便稀薄。《奇效良方·泄泻门》:“泄者,泄漏之义,时时溏泄,或作或愈;泻者,一时水去如注。”②指泄下污积粘垢。《张氏医通·大小府门》:“戴复庵云:溏泄者,污积粘垢。湿
见《山东中药》。即芦根,详该条。
见《四川中药志》。为山胡椒根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史宝条。
出《金匮要略》。为冬葵子之简称,详该条。
骨名。见《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即骨。详该条。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会阴,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