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子痈

子痈

病名。见《外科证治全生集》卷一。系生于睾丸的痈。有急慢之分。急性者多因湿热下注气滞血凝所致。多为一侧睾丸肿硬,疼痛剧烈、灼热阴囊皮肤紧张光亮。治宜清利湿热疏肝理气。宜龙胆泄肝汤加橘核荔枝核川楝子,或服枸橘汤加柴胡黄芩、山栀,外用金黄膏。若不消散,成脓破溃,按外痈治疗。慢性者为肝肾阴亏,痰湿之邪凝聚而发。睾丸大,形成硬结,疼痛不著,阴囊不红不热,病程较长,数月乃至数年,亦有成脓破溃、脓稀而成窦道者,缠绵难愈。治宜滋阴除湿汤加小金丹,外用冲和膏。余治参见漏条。

猜你喜欢

  • 王杏林

    【介绍】:见王文谟条。

  • 双乳蛾

    病名。见《疮疡经验全书》卷一。又名双蛾、双鹅风、双鹅。多由肺胃蕴热,复感风邪,风热火毒薰蒸咽喉而发。《喉科指掌》卷三:“此症感冒时邪而发,生于关口上部两边,如樱桃大。”症见咽喉两旁喉核肿起形如乳头,或

  • 少阴为枢

    经脉生理特点。出《灵枢·根结》。少阴是三阴之中,为出入之枢纽,故为枢。

  • 痰火耳鸣

    耳鸣的一种。《证治准绳·耳》:“此是痰火上升,郁于耳中而为鸣。”《明医杂著》卷三:“大抵此症,多先有痰火在上,又感恼怒而得,怒则气上,少阳之火客于耳也。”证见两耳蝉鸣,有时闭塞如聋,胸闷,痰多口苦,二

  • 仙拈集

    方书名。又名《李氏经验广集良方》,4卷。清·李文炳辑。本书属于验方汇编,分内科、妇人科、小儿科及外科四门。每门又按病分类,共130余类。书中选方大多平易可取,并注明出处。

  • 阳损及阴

    由于阳气不足而影响阴精化生不足的病机。如水肿、腰痠、膝冷等肾阳虚的证候,发展日久,缺乏阳气的能动作用,阴精的产生和摄取不足,就会出现烦躁、咽干、喉痛、齿龈出血等肾阴虚的证候。

  • 胎毒

    ①婴儿在胎妊期间受自母体毒火,因而出生后发生疮疹诸病的病因。胎毒的由来,指其父母恣食肥甘,或多郁怒,或纵淫欲,或患恶疾(如梅毒),其毒火蕴藏于精血之中。明·万全《片玉心书》:“男女交媾,精血凝结,毒亦

  • 宛伏

    宛转俯伏。《灵枢·刺节真邪》:“大风在身,血脉偏虚,虚者不足,实者有余,轻重不得,倾则宛伏。”

  • 掐中指甲法

    小儿推拿方法名。《保赤推拿法》:“掐中指甲法,将儿中指甲上面轻轻掐之,止儿泻。”《厘正按摩要术》:“掐中指甲,医者以大指入儿中指甲内,着力掐之,治急慢惊。”

  • 紫蓝花

    出《广西本草选编》。为紫薇花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