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江苏省植物药材志》。为泽漆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出《外科大成》卷二。即手心毒。见该条。
病名。脱肛之别称。见《外科大成》卷二:“截肠者,脱肛症也。”详脱肛条。
病名。见清抄本《外科或问》(著人未详)。即瘰疬。详该条。
病证名。见《竹林女科证治》。指未婚女子素体阳盛,热灼耗阴而致经闭,常兼见发热,唇干,咽燥,喜冷恶热,脉实有力等症。治宜养血泻热调经。方用四物凉膈散(四物汤加黄芩、黄连、桔梗、薄荷、甘草、竹叶、连翘)。
病名。系指缠喉风以咽喉内红肿疼痛等为其主要症状者。多由脏腑积热,火毒上炎所致。症见咽喉内红肿疼痛,胸闷气紧,甚者红肿疼痛连及胸前,发热恶寒。《咽喉经验秘传》:“恶寒恶痛名阴毒,内外五形气短促,胸前红肿
股(大腿)的外侧。《素问·骨空论》:“股骨上空在股阳,出上膝四寸。”
见《济生方》卷五。即苍耳散,见该条。
古代眼科手术方法。见《审视瑶函》。即用夹法,详该条。
见《金匮要略》。即乌头煎,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