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见清·佚名《眼科统秘》。蟹睛症,因黄仁自黑睛溃口绽出,小者黑亮如蝇头,稍大如蟹眼,故名。详蟹睛条。
见《广西中兽医药用植物》。为海芋之别名,详该条。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冲阳,见该条。
骨名。出《灵枢·五变》。解剖学同名骨。在眼眶的下外侧,左右各一。
【介绍】:见厥阴俞条。
见《本草纲目》。即桐皮,详该条。
见《分类草药性》。为满江红之别名,详该条。
《杂病源流犀烛·六淫门》卷十七方。生地黄一斤(打汁,入酒少许),熟附子一两半(去皮脐切片,入生地汁煮成膏,取附片焙干),山药三两(研末)。以膏捣丸,每服三十丸,空腹米饮送下。治阳虚吐血。
病名。出《疡科准绳》卷四。即生于右臀下摺纹中之外痈。参见外痈条。
即鹤顶。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