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苏沈良方》。为枳椇子之别名,详该条。
见《江西民间草药》。为积雪草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见《外科证治全生集》卷一。即悬痈。详该条。
证名,出《灵枢·经脉篇》。又称小便频数,详该条。
古代的官名。宋代开始设置以大夫为名称的医官,其官阶一般为六品至七品。其后直至清代,太医院官吏的职位相当于大夫,因此,太医院五品以下的医官都称大夫。在北方习惯称医生为大夫,并延用至今。
①出《神农本草经》。为青葙之别名。②出《神农本草经》。为青蒿之别名。各详该条。
指比较严重的六淫邪气深入内脏。《灵枢·病传》:“大气入脏,腹痛下淫,可以致死,不可以致生。”
病证名。谓于正午目视昏矇,“乃痰之所作也。在巳午时,真阳之气火胜,心胜肺,肺壅痰灾,时复浑浑而昏也”(葆光道人《眼科龙木集》)。治宜涤痰为主,用局方辰砂化痰丸或局方玉壶丸加减。
古代医学分科之一。参见金疮肿科条、十三科条。
指涕、泪俱出。《灵枢·口问》:“故悲哀愁忧则心动……液道开,故泣涕出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