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大黄饮子

大黄饮子

太平圣惠方》卷十五:大黄饮子

药方名称大黄饮子

处方大黄45克(锉碎,微炒)栀子仁23克枳壳15克(麸炒微黄,去瓤)黄芩30克 川朴消45克甘草1 5克(炙微赤,锉)

制法上药,都细锉和匀。

功能主治主时气五日,大热,三部脉悉洪数者。

用法用量每服15克,用水350毫升,煎至180毫升,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十五

《圣惠》卷七十四:大黄饮子

药方名称大黄饮子

别名大黄

处方大黄1两(锉碎,微炒),知母3分,石膏1两(捣碎),栀子仁半两,前胡1分(去芦头),黄芩1两,赤茯苓3分,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上锉细,拌令匀。

功能主治妊娠热病6-7日,热入腹,大小便秘涩,烦热。

用法用量大黄饮(《校注妇人良方》卷十四)。

摘录《圣惠》卷七十四

《圣惠》卷五十八:大黄饮子

药方名称大黄饮子

处方大黄1两(锉碎,微炒),杏仁1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栀子仁1两,川升麻1两,枳实1两(麸炒微黄),黄芩1两,生地黄2两,人参半两(去芦头),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上锉细,和匀。

功能主治身有大热,热毒流于四肢,骨节急痛不可忍,腹中烦满,大便涩难。

用法用量《医统》有乌梅一个,无枳实,有枳壳

摘录《圣惠》卷五十八

《圣惠》卷十五:大黄饮子

药方名称大黄饮子

处方大黄1两半(锉碎,微炒),栀子仁3分,枳壳半两(麸炒微黄,去瓤),黄芩1两,川朴消1两半,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上锉细,和匀。

功能主治时气5日,大热,三部脉悉洪数者。

用法用量每服半两,以水1大盏,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五

猜你喜欢

  • 绝疟丹

    《痘疹传心录》卷十七:绝疟丹药方名称绝疟丹处方常山2两,槟榔2两,草果1两,朱砂3钱,雄黄3钱。制法上为末,神曲为丸,如黍米大。功能主治疟疾。用法用量每用30丸,发日五更冷水送下。摘录《痘疹传心录》卷

  • 橘红散

    《魏氏家藏方》卷五:橘红散药方名称橘红散处方陈橘皮(去白)4两,甘草(炙)4两,茴香(淘去沙,炒)2两,白术(炒)2两,高良姜(炒)1两,姜黄1两,白芷1两。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调中养气,温胃进食。

  • 镇宫丸

    药方名称镇宫丸处方代赭石(火煅,醋淬七次)紫石英(火煅,醋淬七次)禹余粮(火煅、醋淬七次)附子(醋炙)各60克阳起石(煅红,细研)芎藭鹿茸(燎去毛,醋蒸,焙)茯神(去木)阿胶(锉,蛤粉炒成珠子)蒲黄(

  • 升阳除温防风汤

    药方名称升阳除温防风汤处方苍术(泔浸)120.克防风6克白术白茯苓芍药各3克制法上药哎咀。功能主治治大便秘塞,或里急后重,数至圊而不能便,或少有白脓,或少有血者。用法用量以水350毫升,加生姜、大枣煎

  • 淋渫药鸡冠散

    药方名称淋渫药鸡冠散别名淋渫鸡冠散处方鸡冠花1两,凤眼草1两。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五痔。肛边肿痛,或生鼠乳,或穿穴,或生疮,久而不愈,变成漏疮者。用法用量淋渫鸡冠散(《卫生宝鉴》卷十七)。摘录《御药

  • 灵光还睛膏

    药方名称灵光还睛膏处方川黄连4两(锉如大豆许,用童便浸1宿,滤去滓,晒干,为末),炉甘石6两(放在铁片上,炭火内烧红透,黄连汁淬之,烧淬7次,研为末),黄丹3两(研细,水飞净),当归2钱,乌鱼骨1钱,

  • 和荣散

    药方名称和荣散处方当归8分,川芎8分,生地8分,麦门冬8分,白芍8分,木通8分,甘草8分。功能主治痧巳出,浑身发热。用法用量加灯心30茎,水煎服。摘录《玉案》卷六

  • 解毒膏

    《灵验良方汇编》卷二:解毒膏药方名称解毒膏处方细块矾红1斤,明净松香1斤。制法上为极细末,麻油调稠。功能主治杨梅结毒,腐烂作臭,诸药不效;及诸毒、顽臁。用法用量先将疮用葱、艾、甘草等汤洗净,搽上此药,

  • 菠(艹禾夌)菜粥

    药方名称菠(艹禾夌)菜粥别名菠菜粥处方菠棱菜。功能主治和中润燥。主用法用量菠菜粥(《长寿药粥谱》)。摘录《本草纲目》卷二十五

  • 鸡肫丸

    药方名称鸡肫丸处方三棱(炒)20两,莪术(炙)20两,茯苓20两,白术(炒)20两,神曲(炒)20两,麦芽(炒)20两,青皮(炒)20两,砂仁20两,橘皮20两,香附(炙)20两,莱菔子(炒)20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