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名。即胃气虚。指胃气虚弱所出现的证候。《诸病源候论·胃病候》:“胃气不足,则饥而不受水谷,飧泄,呕逆,是为胃气虚也。”治宜益气建中。选用小建中汤,补中益气汤等方。参见胃病条。
病证名。指血虚引起的咳嗽。多因形役阳扰,阴血亏损,火旺克金所致。《症因脉治》卷二:“血虚咳嗽之症,盗汗自汗,潮热骨蒸,下午嗽多,形体黑瘦,五心烦热。”治宜养阴补血,敛阴降火。方用四物汤、归芍地黄汤、天
见阴郄条。
书名。4卷(即《医宗金鉴》卷87~90)。清·吴谦等撰。首载手法总论及《内经》中有关记述,次为全身各部骨骼名称及其伤损、骨折、脱臼等病的症治,后述伤损内症及其兼症的治疗。
目眦之俗称。详该条。
【介绍】:元代医生。生平不详。和赵大中合撰《订补风科集验方》二十八卷。
见《科学的民间药草》。为五加皮之正品,详该条。
《竹林寺产科》:“一生经闭,名曰石困。”详石女条。
即膜原。《灵枢·胀论》:“此言陷于肉肓,而中气穴者也。”详膜原条。
血液瘀滞的各种病证。详瘀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