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药材>土茶

土茶

药材名称土茶

拼音Tǔ Chá

别名苦丁茶、茶盖。

来源药材基源:为藤黄科植物红芽木的嫩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ratoxylumformosum(Jack)Dyersubsp.pruniflorum(Kurz)Gogelin[TridesmisprunifloraKurz;CratoxylumpruniflorumKurz]

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集,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红芽木 乔木,高5-12m。树干基部具刺,幼枝密被柔毛。单叶对生;叶柄长3-5mm;叶片薄革质或纸质,椭圆形或长圆形,长5-11cm,宽2-3.5cm,先端短渐尖或圆钝,基部宽楔形或近于圆形,全缘,下面密生柔毛。花4-6朵集生于短枝上,单一,腋生;总花梗长约15mm,密生柔毛;花粉红色,直径1.5cm;花梗长2-3mm,密生柔毛;萼片5,外面密生柔毛;花瓣5,基部有不明显的鳞片;雄蕊多数,成3束,花丝较长,离生,与雄蕊束柄等长,每束有花药20-30个,药隔无腺体,基部合生;下位肉质腺体舌状;子房上位,3室,花柱3,自基部叉开,与子房近等长。蒴果椭圆形,黑褐色,无毛,长8-12mm,有宿存花萼。种子每室6-8颗,基部狭爪状,不对称,一侧有翅。花期6-7月,果期8-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地疏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西、云南等地。

化学成分叶含槲皮素(quercetin),金丝桃甙(hype-roside),1,3,6,7-四羟基呫吨酮(1,3,6,7-tetrahydroxy-xanthone),杧果甙(mangiferin),异杧果甙(isomangiferin),左旋表儿茶精(epicatechin)。

性味甘;淡;微苦;凉

归经胃;大肠经

功能主治解暑清热;化湿消滞。主感冒;中暑发热;黄疸;急性胃肠炎;阿米巴痢疾;疮疖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0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大箭

    《全国中草药汇编》:大箭药材名称大箭拼音Dà Jiàn来源泽泻科窄叶泽泻Alisma canaliculatum A. Braun et Boucbe,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广布于江

  • 牛蒡

    《全国中草药汇编》:牛蒡药材名称牛蒡来源为菊科植物牛蒡Arctium lappa L.的根。四季可采,洗净切片晒干用。性味苦、辛,寒。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疏风利咽。用于风热感冒,咳嗽,咽喉肿痛,疮疖肿痛

  • 黄山药

    药材名称黄山药别名黄姜、姜黄草、知母山药、小哨姜黄、老虎姜来源薯蓣科薯蓣属植物黄山药Dioscorea panthaica Prain et Burk.,以根状茎入药。秋季采集,洗净晒干。性味甘、微辛

  • 刺榆

    药材名称刺榆拼音Cì Yú别名枢(《诗经》),荎(《尔雅,),柘榆、梗榆(《广雅》),钉枝榆(《中国树木分类学》),刺梅(《浙江天目山药植志》)。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榆科植物刺榆

  • 绿花独活

    药材名称绿花独活拼音Lǜ Huā Dú Huó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绿花山芹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Ostericum uiridiflorum (Turcz.)Kitag.[Gomphopet

  • 白毛草

    药材名称白毛草拼音Bái Máo Cǎo别名伏地蜈蚣草(《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出处《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来源为紫草科植物紫筒草的全草。夏季采收,晒干。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达

  • 小草

    《中药大辞典》:小草药材名称小草拼音Xiǎo Cǎo别名细草(《本经》),青小草(《江苏植药志》)。出处《本经》来源为远志科植物细叶远志的茎叶。4~5月采集地上部分,晒干。原形态植物形态详"

  • 稀花蓼

    药材名称稀花蓼拼音Xī Huā Liǎo别名白回归、连牙刺来源药材基源:为蓼科植物稀花蓼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olygonum dissitflorum Hemsl.采收和储藏:花期采收全草,

  • 光枝勾儿茶

    药材名称光枝勾儿茶别名铁包金[湖南]、光背勾儿茶来源鼠李科光枝勾儿茶Berchemia polyphylla Wall. var. leioclada Hand.-Mazz.,以地上部分、根入药。生境

  • 黑芝

    药材名称黑芝拼音Hēi Zhī别名玄芝、黑云芝、假灵芝出处本品以“黑芝”之名始载于《本经》。《别录》云:“黑芝生常山。”而《新修本草》对五芝产地提出不同看法,认为:“白芝未必华山,黑芝又非常岳。”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