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外奇穴。出《刺疔捷法》。位于额曲(头维)直上1.5寸处。主治头面疔》疮、偏头痛等。沿皮刺0.3~0.5寸。艾炷灸1~3壮;或艾条灸3~5分钟。
出《经验广集》。为荔枝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医宗金鉴·幼科杂病心法要诀》。即食积咳嗽。详该条。
指第五胸椎。《素问·刺热篇》:“五椎下间主肝热。”
病名。出《灵枢·刺节真邪》卷九。《外台秘要》卷二十四:“久疮不差,差而复发,骨从孔中出,名为骨疽。”即附骨疽。详该条。
即上颌骨的齿槽突。载附上颌齿。
药物学著作。8卷。清·吴世铠撰。刊于1809年。本书现存的清刊本附有朱紫垣《痘疹》1卷,吴氏自撰《集效方》1卷,共10卷。内容系据缪仲醇《本草经疏》的内容,撷其精要,并作了适当的调整和增补。卷1为治疗
见《贵阳民间药草》。为朝天罐之别名,详该条。
见《浙江天目山药用植物志》。为三月泡之别名,详该条。
见蔡邦华《昆虫分类学》。为紫草茸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