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喉科心法

喉科心法

书名。①清·沈善谦撰。2卷。约刊于十九世纪末。卷上为论说,包括病原、诊法辨证咽喉、口、舌多种病证的临床特征,善候、恶候及针灸图说等;卷下集录作者喉症经验效方。作者于治疗原则方面,提出“轻、透、、降、镇、润、养、阴”八字秘诀,对喉科临床有一定参考价值。②(增删)《喉科心法》不分卷。清刘序鹓(梧冈)撰,潘诚(葆真)增订。刊于1853年。此书分两部分。其一为证治类,按阴阳分类,分述喉痹缠喉风走马喉风紧喉风等32种咽喉病证证治。其二为选方类,详述喉病常用方剂。现存初刻本及其他清刻本。

猜你喜欢

  • 张天师草还丹

    《医垒元戎》卷九方。地骨皮、生地黄、石菖蒲、牛膝(酒浸一宿)、远志、菟丝子(酒浸三宿)各等分。为末,炼蜜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腹温酒或盐汤送下。治鬚鬚早白。

  • 春尖花

    见《重庆草药》。为香椿子之别名,详该条。

  • 春砂仁

    出《古今药物别名考》。为砂仁之处方名,详该条。

  • 汗家

    指平素多汗、易出汗的人。《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汗家,重发汗,必恍惚心乱,小便已,阴疼,与禹余粮丸。”

  • 春尖叶

    见《重庆草药》。为椿叶之别名,详该条。

  • 天白蚁

    病名。①即脑鸣。见《医学纲目·头风痛》。详该条。②指喉癣经久失治,霉烂起腐,旁生小孔如蚁蛀蚀。预后多不良(《中医临证备要》)。③指咽喉病伴有鼻部糜烂者。如《疡医大全》卷十七:“咽喉内生疮鼻孔俱烂,此名

  • 背俞

    经穴别名。《素问·气穴论》:“背俞二穴。”王冰注:“大杼穴也。”

  • 春砂壳

    见《上海市饮片炮制规范》。为砂仁壳之处方名,详该条。

  • 疳利

    病证名。①《儒门事亲》卷四:“夫病疳利,米谷不化,日夜无度,腹中雷鸣,下利完谷出。可用导水丸、禹功散,泻讫,一二日可服胃风汤,不愈则又可与桂枝麻黄汤,发汗则愈矣。”②即疳痢,详该条。

  • 食牛肉中毒

    病名。因食中毒和疫死的牛肉而出现中毒症状者。其症“令人心闷,身体痹,甚者乃吐逆下利,腹痛不可堪,因而致死者非一也。”(《诸病源候论·食牛肉中毒候》)。参见食六畜肉中毒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