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中国主要植物图说·禾本科》。为笔仔草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见《肘后备急方》卷六。即风火眼,详该条。
经外奇穴之简称,见该条。
即正色。详该条。
病名。出《疡科选粹》卷五。即涌泉疽。见该条。
见《素问·脉要精微论》,指因五脏精气衰败而致相应的身体部位失去正常的强健状态。五脏各与身体的一定部位相通应,五脏精气充沛则形体强健,若脏气虚衰则相应部位失养而呈现失强体征。如腰为肾之腑,腰脊强直,转摇
见《类证治裁》卷七。即归芍异功汤作散剂。治证同。见归芍异功汤条。
万密斋祖传全婴妙诀。出《幼科指南心法》。一十三方为丸、丹、饼三种剂型。乃婴幼儿危、急病症救治之方。即抱龙丸、凉惊丸、胃苓丸、养脾丸、胡麻丸、神芎丸、玉液丸、茱萸内消丸、香连丸、雄黄解毒丸、至圣保命丹、
小儿推拿方法名。《推拿捷经》:“醒脾消食应揉二大指头顶,向外转三十六次。”
①阻塞不通。《素问·生气通天论》:“阳气当隔,隔者当写。”谓阳气蓄积,阻塞不通,用泻法治疗。②病证名。饮食不下,大便不通的隔证,又称噎膈。《素问·阴阳别论》:“一阳发病……其传为隔。”“三阳结谓之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