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名。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即掉眩。详该条。
出《新修本草》。即香蒲,详该条。
出明·秦景明《幼科金针》。即鹅口疮。见该条。
病势危急。《礼记·檀弓上》:“夫子之病革矣。”郑玄注:“革,急也。”
见《植物名实图考》。为千金拔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即气血亏虚、筋脉失养引起的痉病。《外科枢要》卷三:“大凡痈疽溃后,筋微肉烂,脓血大泄,阳随阴散,或筋脉拘急,恶寒惕搦,甚者舌强口噤,项背反张,痰涎壅盛,便闭汗出,不时发热,此气血俱虚而传变,虽与
指针灸临床治病时穴位相互配合的方法。常用的有:前后配穴法、俞募配穴法、表里配穴法、原络配穴法、远近配穴法、子母配穴法等。详各该条。
出《太平圣惠方》卷七十一。即脂瘕。详该条。
宋代医疗福利设施,据载系专为收养贫病之人而设。
宋代医官职称。隶属翰林医官院。官阶从六品。参见翰林医官院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