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出《太平圣惠方》第九十三卷。痢疾脓血相杂,为湿热毒气内侵所致,因毒气化热,热迫血行,渗出大肠,与肠间津液相搏,积热蕴结,血化为脓,故利下脓血相杂,里急后重。治宜清肠和血,用芍药汤或香连丸加水杨
见《药材学》。为南烛子之别名,详该条。
出《疡医准绳》卷二。即纸纴子。见该条。
太医署教师职称。负责协助医博士的教学活动。官阶从九品上参见太医署、医博士条。
病名。疟疾之一。又称胃疟。《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疟叙论》:“病者寒热,善饥而不能食,食已支满,腹急痛,病以日作,名曰胃疟。六腑无疟,惟胃有者,盖饮食饥饱所伤胃气而成,世谓之食疟,或因诸疟饮食不节,变为此
见萧步丹《岭南采药录》。为鬼灯笼之别名,详该条。
指地区性民间使用的简便方药。
病名。出《金匮要略》。即狐疝。见该条。
见《医学正传》。即钩虫病。详该条。
【介绍】:见李宁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