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药材>叶上果根

叶上果根

《中药大辞典》:叶上果根

药材名称叶上果根

拼音Yè Shànɡ Guǒ Gēn

出处《贵州民间药物》

来源椴树科植物椴树

原形态椴树,又名:青科榔、家鹤儿。

落叶乔木,高约15米。树皮灰色,粗糙,有裂纹。叶互生,膜质,斜卵形,长7~10匣米,宽6~7厘米,基部甚偏斜,截形或近心形,先端细长渐尖,边缘疏具小刺状齿牙,通常中部以下全缘,上面无毛,下面疏被星状柔毛,常脱落,脉腋具簇毛;叶柄长约3厘米。聚伞花序腋生,有长梗;苞片长圆形,膜质,总花梗与苞片愈合至苞片中上部;萼及花瓣均为5,雄蕊25~30,具退化雄蕊5,花瓣状;子房被白色星状茸毛。坚果球形,直径约8毫米,表面具腺状突起及星状茸毛。花期7月,果期10月。

生境分部生于山谷或山坡上阔叶杂木林中。分布江苏、浙江、福建、江西、湖北、湖南、陕西、四川、贵州、云南、广西、广东等地。

性味《贵州民间药物》:"味微苦,性温。"

功能主治①《贵州民间药物》:"祛风活血。治跌打损伤。"

②《贵州药植目录》:"祛风,活血,镇痛。治跌打损伤,风湿麻木。"

复方治跌打损伤,风湿麻木:叶上果根二两,泡酒服或搽痛处。(《贵州民间药物》)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叶上果根

药材名称叶上果根

拼音Yè Shànɡ Guǒ Gēn

英文名Root of Tuan Linden

别名叶上花

出处出自《贵州民间药物》。

来源药材基源:为山茱萸科植物青荚叶西域青荚叶中华青荚叶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ilia tuan Szysz.var. chinesis Rehd.et wils.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洗净,切片,晒干。

原形态落叶灌木,高1-2m。嫩枝绿以或紫绿色,叶痕显着。叶互生;叶柄长1-5cm;托叶线状分裂;叶片卵形、卵状椭圆形,罕为卵状披针形,长3-13cm,宽1.5-9cm,先端渐尖,基部近圆形或宽楔形,边缘有细锯齿,近基部有刺状齿。花雌雄异株;雄花约5-12朵形成密聚伞花序;雌花具梗,单生或2-3朵簇生地叶上面中脉的中部或近基部;花瓣3-5,三角状卵形;雄花具雄蕊3-5,生地花盘内侧;雌花子房修下位,3-5室,花柱3-5裂。核果近球形,成熟后黑色,具3-5棱。花期4-5月,果期8-9月。本种与青荚叶的区别为:叶厚纸质,长椭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5-18cm,宽2.5-5cm,先端尾状渐尖;托叶常2-3裂,稀不裂。花期4-5月,果期8-10月。本种与前2种的区别为:叶革质或近于革质,稀纸质,叶柄长3-4cm;托叶纤细;叶片线状披针形或披针形,长4-15cm,宽0.4-2cm,边缘具稀疏线状细齿。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3300m以下的林中或林缘较阴湿处。生于海拔1700-3300m的林中或林缘。生于海拔1000-2000m的中山林下。

资源分布:分布于黄河流域以南及台湾等地。分布于西南及湖北、湖南、广西、西藏等地。分布于陕西、甘肃、湖北、湖南、四川、云南等地。

性味味辛;微甘;性平

功能主治止咳平喘;活血通络。主久咳虚喘;劳伤腰痛;风湿痹痛;跌打肿痛;胃痛;月经不调;产后腹痛

用法用量内服:剪汤,6-15g;或泡酒。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各家论述1.《贵州民间药物》:祛风活血。治跌打损伤。

2.《贵州药植目录》:祛风,活血,镇痛。治跌打损伤,风湿麻木。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疳积药

    药材名称疳积药拼音Gān Jī Yào别名食疙瘩(《贵州草药》)出处《昆明药植调查报告》来源为唇形料植物腺花香茶菜的根。秋季挖根。性味涩,温。功能主治健脾利湿,镇吐理气。复方①治上吐下泻:食

  • 苦茶叶

    《中药大辞典》:苦茶叶药材名称苦茶叶拼音Kǔ Chá Yè别名小白蜡、苦味散、苦丁茶(《贵州民间药物》)。出处《贵州民间方药集》来源为木犀科植物日本毛女贞的叶。全年可采。原形态常绿

  • 消石

    《中药大辞典》:消石药材名称消石拼音Xiāo Shí别名芒消(《别录》),苦消(《药性论》)。化金石、水石(《石药尔雅》),焰消(《土宿本草》),火消(《纲目》)。出处《本经》来源为矿物硝石

  • 香叶树

    《中药大辞典》:香叶树药材名称香叶树拼音Xiānɡ Yè Shù别名冷青子、千金树(《广州植物志》),上冬青(《广西药植名录》),小粘叶、臭油果(《云南中草药选》)。出处《广西药植

  • 绿衣枳壳

    药材名称绿衣枳壳拼音Lǜ Yī Zhǐ Ké英文名Fructus Poniciri Trifoliatae Immaturus别名枸橼、臭橼、枳、枸橼李来源为芸香科植物枸橼Poncirus

  • 对叶散花

    药材名称对叶散花拼音Duì Yè Sàn Huā别名猪婆子藤、小鱼辣树出处《湖南药物志》来源为忍冬科植物宜昌荚蒾的茎、叶、根。茎、叶,生长旺盛时采收;根,全年可采。晒干。

  • 白淋草

    药材名称白淋草拼音Bái Lín Cǎo别名接骨风来源药材基源:为荨麻科植物长茎冷水花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ilea longicaulis Hand.-Mazz.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

  • 油鱼

    《中药大辞典》:油鱼药材名称油鱼拼音Yóu Yú别名泉水鱼(《中国经济动物志·淡水鱼类》)。出处姚可成《食物本草》来源为鲤科动物拟圆唇鱼的肉。原形态体略长,前部圆,后部侧

  • 毛蜂子

    《全国中草药汇编》:毛蜂子药材名称毛蜂子拼音Máo Fēnɡ Zǐ别名茅草箭、透骨风、结壮飘拂草来源莎草科硬飘拂草Fimbristylis rigidula Nees,以根入药。生境分部长江

  • 血党

    药材名称血党拼音Xuè Dǎnɡ别名珍珠盖伞、假血党、大巴戟、石狮子、铁郎伞、美女怀胎、散血丹、小罗伞、小凉伞、斑叶朱砂根、活血胎、腺点紫金牛、郎伞、铁雨伞来源药材基源:为紫金牛科植物山血丹的根或全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