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见林珮琴条。
指灸治。《左传》成公十年:“疾不可为也。……攻之不可,达之不及。”
见溪陆氏医述条。
即阳明经证。详阳明经病条。
①见《吴普本草》。为决明子之别名。②见《神农本草经》。为青葙子之别名,各详该条。
肾与膀胱相表里,感邪亦可相互传移,致病邪壅盛于膀胱与肾。《千金要方》:“左手尺中神门以后,脉阴阳俱实者,足少阴与太阳经俱实也。病苦脊强反折,戴眼,气上抢心,脊痛不能自反侧,名曰肾膀胱俱实也。”又:“右
见《湖南药物志》。为莕菜之别名,详该条。
《灵枢经》篇名。本文论述病有标本,法有缓急先后的治疗原则,故名。指出先病为本,后病为标;病因为本,证状为标。治疗就有治标、治本、或标本兼治的不同。
扶助阳气以抑制阴寒邪气的治法,见《医门法律》卷一。该法为温补学派治疗立法的主要依据,认为“天之大宝,只此一丸红日;人之大宝,只此一息真阳”,“故阳性畏其衰,阴性畏其盛”(《类经附翼·大宝论》),因此治
①见《丹溪心法》。即虫白蜡。②出《名医别录》。为蜂蜡之一种。各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