厥证之一。①指邪热过盛,阴分不足所致的厥证(见《素问·厥论》等篇)。症见手足心热,身热,溺赤等。②指因邪热过盛,阳郁于里不能外达的厥证(见《类证活人书》)卷四。症见初病身热头痛,继则神志昏愦,手足厥冷
病证名,指感受风邪所致的咳嗽。《证治要诀》卷六:“感风而嗽者,恶风有汗,或身体发热,或鼻流清涕。”方用桂枝汤加味。《杂病源流犀烛·咳嗽哮喘源流》:“风嗽,风乘肺也。其脉浮,必兼鼻塞,流涕、声重、口干、
见《贵州草药》。为甘露子之别名,详该条。
见《云南中草药》。为紫金龙之别名,详该条。
九注之一。《诸病源候论·风注候》:“注之言住也,言其连滞、停住也。风注之状,皮肤游易往来,痛无常处是也。由体虚受风邪,邪气客于荣卫,随气行游,故谓风注。”治用烫熨、针石、导引等法,或服白术散等方。参见
见《广东中药》Ⅱ(生草药部分)。为六棱菊之别名,详该条。
即珍珠丸第一方,见珍珠丸条。
病名。《灵枢·本输》:“实则闭癃。闭癃则泻之。”详癃闭条。
见《广西本草选编》。为母草之别名,详该条。
筋膜。《灵枢·邪客》:“地有林木,人有募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