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五种气味:臊气,焦气,香气,腥气,腐气。《素问·六节脏象论》:“天食人以五气。”张景岳注:“天以五气食人者,臊气入肝,焦气入心,香气入脾,腥气入肺,腐气入肾也。”②五运之气,即金、木、水、火、土。《
见《河北药材》。为玉米须之别名,详该条。
眼科病证。见邓雄勋《眼科启明》卷下。属迎风流泪,详该条。
推拿方法名。见《串雅·绪论》。即提痧。详该条。
见《四川中药志》。为蛇莓之别名,详该条。
见《安徽中草药》。为仙桃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张氏医通》卷十。即产门不闭。详该条。
【生卒】:十二世纪【介绍】:南宋军人,兼通医学。于公余之暇将家藏医方及常用验方一千余首分类整理汇编,于淳熙五年(1178年)编成《杨氏家藏方》二十卷。
见《中国药用植物图鉴》。为天萝水之别名,详该条。
脉象之一。脉象浮小而无力,轻按可得,重按反不明显。《脉经》:“濡者,如帛衣在水中,轻手相得。”《脉诀汇辨》:“濡者,即软之象也。必在浮候见其细软,若中候、沉候,不可得而见也。”多见于亡血伤阴或湿邪留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