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药材>单叶血盆草

单叶血盆草

药材名称单叶血盆草

拼音Dān Yè Xuè Pén Cǎo

别名破罗子(《峨帽药植》),反背红、朱砂草(《贵州民间方药集》),红肺筋、红五匹、血盆草(《四川中药志》),红青菜(《贵州草药》)。

出处《四川中药志》

来源为唇形科植物单叶血盆草全草。5~6月采集开花的全草,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25~45厘米。茎的基部斜倾或直立,茎方形,多棱,腋间分枝,紫红色,有短细毛。叶对生,有时具1或2全裂小叶片;叶片倒卵形至长卵形,长3~10厘米,阔2~6厘米,先端圆形至渐尖,钝头,边缘有锯齿,上面绿色,下面乌红色,基部心脏形;叶柄长1~7厘米,近花序处近于无柄。轮伞花序,顶生及腋生,海轮约5朵小花,花径4毫米;萼钟形,有细毛,萼齿三角形,先端具小尖;花冠2唇形,上半部紫红色,下部黄白色;发育雄蕊2,柱头2裂,均伸出于花冠外面。小坚果卵形。花期5月。果期5~6月。

生境分部生于山野潮湿地方。分布云南、贵州、四川等地。

性味微苦,凉。

①《四川中药志》:"性凉,味淡,无毒。"

②《贵州草药》:"性平,味微苦。"

功能主治止血,清湿热。治咳嗽吐血,血崩,血痢,创伤出血。

①《四川中药志》:"清肺热,凉血。治咳嗽吐血及痨伤吐血。"

②《贵州草药》:"清热,止血,利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外用:研末撒布伤口。

复方①治吐血:鲜朱砂草五钱,鲜八爪金龙五分。煎水服,分三次服完。

②治咳血:鲜朱砂草一两。煎水服。

③治产后寒及血崩:鲜朱砂草一两。煮甜酒吃。

④治赤痢:鲜朱砂草一两。用白糖炒后煎水服。

⑤治刀伤出血:朱砂草叶炕干。研末撒伤口。(选方出《贵州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鄂报春

    《全国中草药汇编》:鄂报春药材名称鄂报春别名岩丸子[湖北、利川]、四季报春来源报春花科鄂报春Primula obconica Hance,以根入药。生境分部湖北、四川、西藏。功能主治治腹痛:根泡酒内服

  • 苦楝花

    药材名称苦楝花拼音Kǔ Liàn Huā来源药材基源:为楝科植物楝Melia azedarach L.和川楝M.toosendan Sieb.Et Zucc.的花。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Melia

  • 马鞭草

    《中国药典》:马鞭草药材名称马鞭草拼音Mǎ Biān Cǎo英文名HERBA VERBENAE来源本品为马鞭草科植物马鞭草Verbena officinalis L.的干燥地上部分。6~8月花开时采割

  • 木槿皮

    《全国中草药汇编》:木槿皮药材名称木槿皮拼音Mù Jǐn Pí别名川槿皮来源为锦葵科木槿属植物木槿Hibiscus syriacus L.的茎皮或根皮。春、夏砍伐茎枝,剥皮晒干;秋

  • 杉木根

    《中药大辞典》:杉木根药材名称杉木根拼音Shā Mù Gēn别名杉树根(《四川中药志》)。出处《分类草药性》来源为杉科植物杉的根皮。全年可采,剥取根皮,晒干。性味《四川中药志》:"

  • 突厥雀

    《中药大辞典》:突厥雀药材名称突厥雀拼音Tū Jué Què别名鹅鸠、寇雉(《尔雅》),沙鸡(《尔雅义疏》)。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沙鸡科动物毛腿沙鸡的肉。原形态雄鸟体长约40厘米

  • 榆拟层孔菌

    药材名称榆拟层孔菌拼音Yú Nǐ Cénɡ Kǒnɡ Jūn来源药材基源:为多孔菌科真菌榆拟层孔菌的子实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Fomitopsis ulmaria(Sow.ex Fr.)Bond.e

  • 铺山燕

    药材名称铺山燕拼音Pū Shān Yàn别名金锁匙、角罗风、金耳环、红鸡刺藤吊灯笼、胡颓子、灯吊子、吊中子藤。来源药材基源:为胡颓子科植物鸡柏紫藤的根和茎、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laeagnus

  • 老虎泡

    《中药大辞典》:老虎泡药材名称老虎泡拼音Láo Hǔ Pào别名老熊泡(《四川常用中草药》),牛毛大王、空洞泡、红毛巾(《贵州药植目录》)。出处《四川常用中草药》来源为蔷薇科植物红

  • 菊花暗消

    药材名称菊花暗消拼音Jú Huā àn Xiāo别名胃药、马氏紫花、白花暗消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密毛紫菀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ster uestitus Franch. [A. mair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