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中医中药>中药材>升药

升药

《全国中草药汇编》:升药

药材名称升药

拼音Shēnɡ Yào

别名红升、黄升、红粉

来源学名:粗制氧化汞。

水银白矾与火硝的加工品。

加工后碗边的红色物质为“红升”,碗中央的黄色物质为“黄升”。

生境分部各地均可加工,以江苏加工为主。

化学成分红升、黄升主含氧化汞,另含硝酸汞,Hg(NO32等。

功能主治拔毒排脓,除腐生新。外治疔疮痈疽,对口发背等症。

“九一丹”为煅石膏4钱,黄升药1钱,研为极细末,擦患处,治疔疮溃破,拔疔根,搜脓清热生肌。

西医用黄色氧化汞和凡士林制成1%软膏,用为眼药,为温和的防腐及刺激药,对表皮癣、肛门瘙痒也有效。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升药

药材名称升药

拼音Shēnɡ Yào

别名灵药(《外科大成》),三白丹(《张氏医通》),三仙散(《吴氏医方汇编》),小升丹、三仙丹(《疡医大全》),升丹(《药奁启秘》)。

出处《药材资料汇编》

来源粗制氧化汞

制法原料为水银、硝石、白矾各二两。先将硝石、白矾研细拌匀,置铁锅中,用文火加热至完全熔化,放冷,使凝结。然后将水银洒于表面,用瓷碗覆盖锅上,碗与锅交接处用桑皮纸条封固,四周用黄泥密封至接近碗底,碗底上放白米数粒。将锅移置火上加热,先用文火,后用武火,至白米变成黄色时,再用文火继续炼至米变焦色。去火,放冷,除去泥沙,将碗取下。碗内周围的红色升华物为"红升";碗中央的黄色升华物为"黄升";锅底剩下的块状物即"升药底"。用刀铲下后,宜密封避光贮存。

①《外科大成》:"倒打灵药法:先将硝、矾、水银共研,以不见星为度,次用泥固罐子,煨微热,入药一角,文火炖化,勿令起泡,至干,又下一角,少时,又下,至完,下食盐少许,慢火煨互矾枯成陀为度,将罐倒合于平底大碗内,以罐底高碗沿二指为度,用纸条封口,次用泥固二指许,又次以沙填满,以碗口平为则,取碗坐于大水盆内,水与碗口平为则,次取红炭砌罐底四围及底上,煅一香,去火,冷定,取出罐四旁及碗底灵药,约有一钱五六分,听用。此法始终全在慢火,性燥有悮。"

②《张氏医通》:"三白丹:水银一两,白矾、焰硝各二两。上三味内铁铫中,以厚磁碗合定,盐泥固济,压定碗足,文火煅三炷香,升在碗内,取出放地一夕,以出火毒。磁罐收贮,经年后方可用之。"

③《疡医大全》:"三仙丹:水银一两,明矾、火硝各一两二钱。以铁锅一只,将硝、矾、汞研细入锅内,用平口宫碗一只(先用生姜片擦碗内外,则不炸)盖定碗口,以潮皮纸拈挤定盐泥封口,碗底俱泥固之。用炭三斤。炉内周围砌紧,勿令火气出,如碗上泥裂缝,以盐泥补之,升三炷线香为度,冷定开看,碗内药括下,研细,磁瓶收贮用之。"

性状①红升(《外科传薪集》)

又名:三仙红升丹(《集成良方三百种》),红粉。为橙红色或橙黄色块状物或粉末。块状者,厚约2毫米,一面光滑,略有光泽,一面较为粗糙,呈蜂窝状。质重而脆。气无,露于日光下颜色变深。以红色、片状、有光泽者为佳。

②黄升(《疡科遗编》)

又名:黄升丹(《疡科遗编》)。为黄色或橙黄色的块状物或粉末,余同红升。以黄色、片状,有光泽者为佳。

上述药材,各地均有制造,以河北、湖北、湖南、江苏等地产量较大。

毒性有毒。

炮制研细粉入药。

功能主治搜脓,拔毒,去腐,生肌。治痈疽,疔疮,梅毒,下疳,一切疮疡肉暗紫黑,疮口坚硬,久不收口。

①《张氏医通》:"治霉疮结毒。"

②《吴氏医方汇编》:"治一切阳症腐烂太甚者。"

③《沈氏经验方》:"治痈疽烂肉未清,脓水未净。"

④《痴医大全》:"提脓长肉。"

⑤《集成良方三百种》:"治痈疽疔毒溃后。"

用法用量外用:合他药研末,干撒、调敷或作药拈。

注意本品有毒,腐蚀性较强,外用亦宜微量。

复方①治一切痈疽并发背,烂脚恶疮:煨石膏四两,漂净冬丹五钱,上好黄升丹二钱。共为细末,和匀掺患处,即生肌长肉,且不藏毒。(《疡科遗编》九一丹)

②治下疳腐烂:升丹三分,橄榄炭三分,梅片一分。研极细末,麻油调敷,或干掺。(《药奁启秘》)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翅柄铁线蕨

    《中药大辞典》:翅柄铁线蕨药材名称翅柄铁线蕨拼音Chì Bǐnɡ Tiě Xiàn Jué别名猪鬃草、猪鬃七(《贵州草药》)。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铁线蕨科植物团羽铁线蕨

  • 吐烟花

    《全国中草药汇编》:吐烟花药材名称吐烟花拼音Tǔ Yān Huā别名吐烟草来源荨麻科吐烟花Pellionia repens (Lour.)Merr.,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广东、海南。性味甘、微涩,凉。

  • 一点红

    《全国中草药汇编》:一点红药材名称一点红拼音Yì Diǎn Hónɡ别名红背叶、叶下红、羊蹄草来源为菊科一点红属植物一点红Emilia sonchifolia (L.)DC.,以全草入药。夏、秋采收。

  • 苦檀叶

    《中药大辞典》:苦檀叶药材名称苦檀叶拼音Kǔ Tán Yè出处《草木便方》来源为豆科植物厚果鸡血藤的叶。功能主治①《草木便方》:"洗一切皮风。"②《贵州民间方药

  • 秤杆草

    《中药大辞典》:秤杆草药材名称秤杆草拼音Chènɡ Gǎn Cǎo别名搬倒甑、野升麻、麻秤杆、白升麻、红升麻、土升麻。出处《四川常用中草药》来源为菊科植物山兰的全草或根。夏秋季采。原形态多年

  • 换锦花

    药材名称换锦花拼音Huàn Jǐn Huā出处《植物名实图考》引《南越笔记》云:“脱红换锦,脱绿换锦,此换绵之所以名也。叶似水仙,冬生,至更而落。独抽一茎二尺许,作十余花,花比鹿葱而大,或红或绿,叶落

  • 金线包

    药材名称金线包拼音Jīn Xiàn Bāo别名小白薇、老妈妈针线包、野辣椒、白龙须、水辣子根、蛇辣子、白藤来源萝藦科娃儿藤属植物云南娃儿藤Tylophora yannanensis Schl

  • 知风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知风草药材名称知风草来源禾本科知风草Eragrostis ferruginea (Thunb.) Beauv.,以根入药。生境分部华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南。性味甘,平。功能主治

  • 铁灯兔耳风

    《全国中草药汇编》:铁灯兔耳风药材名称铁灯兔耳风别名永嘉兔耳风来源菊科铁灯兔耳风Ainsliaea macroclinidioides Hayata,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浙江、安徽、福建、台湾、江西、

  • 宽尾石韦

    药材名称宽尾石韦拼音Kuān Wěi Shí Wéi别名毛石韦、小石韦、舌鹅草来源药材基源:为水龙骨科植物越南石韦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yrrosia tonkinensis(Gies.)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