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见《幼科铁镜》。指脐周绞痛的疝气。详小肠气痛条。
眼科检查方法之一。见《银海精微》。主要观察目翳发生的部位、形态、大小、色泽等,以助辨证与治疗。
病证名。《证治汇补·恶寒章》:“伤酒恶寒,因饮酒太过,热郁在内,不得宣越而恶寒者,症兼口渴昏眩。”参见恶寒、内伤恶寒条。
见《广东中药》。为土荆芥之别名,详该条。
属清热解毒法。适用于瘟疫、温毒等热毒炽盛之证。症见高热烦躁、头痛如劈、昏狂谵语、口渴口臭,或斑疹色紫,或咽喉溃烂,或头面肿大等。代表方如清瘟败毒饮。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气海,见该条。
【介绍】:清代医家。字振声,号西垣。江苏仪征人。编著有《辨疫琐言》等书。
病名。出《枕芷外科钞》。即小腹痈。见该条。
【介绍】:清代骨伤科医家、拳术家。原籍浙江鄞县。在嘉庆、道光年间(1796~1850年)以拳术闻名,精于骨伤科。集平时治伤损经验良法而成《秘授伤科集验良方》1卷,并附验方。另辑有《接骨秘方》一书。
见《南方主要有毒植物》。为犁头尖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