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垒元戎》方。当归(酒浸炒)、川芎、白芍药、熟地黄(酒蒸)各一两,栀子、黄芩各半两。为粗末,水煎服。治妊娠伤寒汗下后,不得眠者。
构成骨盆的骨。即左右髋骨和骶骨。
指足太阳筋的支筋,网维于目上胞。《灵枢·经筋》:“太阳为目上网。”
【介绍】:元代医生。江西安福县人。通医学,后归隐东阳山下。
病证名。出清·叶其臻《女科指掌·种子门》。不孕症型之一。即痰湿不孕。详该条。
书名。3卷。明·翟良撰。约刊于十七世纪。本书专论小儿痘疹的发病、证候及治疗。书中将痘科各症分类辨析,并参照古说,予以阐述。现存多种近代刊本,其中或改为4卷本,或改为《保赤全书》、《痘科汇编》等名称,但
见《泉州本草》。为莎草之别名,详该条。
七情郁证之一。《类证治裁·郁症》:“悲郁脏躁欲泣,甘麦大枣汤。”参见悲、七情郁症、内郁及脏躁等条。
见《闽东本草》。为山矾根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宋代医生。宁国(今安徽宁国)人。字国器。以儒为业,兼行医,年近百岁耳目聪明,乡人称“不老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