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植物名实图考》。即黄练芽,详该条。
病证名。指初生儿脐带未脱时,脐带被水浸湿所致的病证。《备急千金要方》卷五:“若脐中水及冷,则令儿腹绞痛,夭(音义同纠。夭纠,形容小儿屈曲绞痛不堪之状)啼呼,面目青黑,此是中水之过。”为寒湿之邪,结于腹
病名。出《外科启玄》卷六。又名发眉疽、眉发、发眉、眉发疽、凤眉疽。此证生于眉棱骨上,形长如瓜,坚硬,疼痛引脑,色赤焮红,二目合肿。治同外痈。
病证名。指眩晕由气郁痰逆所致者。《东医宝鉴·外形篇》:“气晕,七情过伤,气郁生涎,痰涎迷塞心窍而眩晕,眉棱骨痛,眼不可开。宜玉液汤、补虚饮。”参见气郁眩晕条。
病名。北方俗称热疮,以疱疹为主者为燎疱。详疮条。
见神农本草经读条。
见《安徽中草药》。为猪苓之别名,详该条。
出《新修本草》。即绿矾,详该条。
病名。出《疮疡经验全书》卷三。即涌泉疽。见该条。
见萧步丹《岭南采药录》。为佛甲草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