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医官职称。隶属于医学提举司,系太医官职中之一种,官阶从八品。
皮肤上细小的皱纹。《灵枢·阴阳二十五人》:“面多少理。”
见《苏州本产药材》。为石见穿之别名,详该条。
见《本草述》。为乌蔹莓之别名,详该条。
见秘传推拿妙诀条。
即阿胶散第一方作汤剂,治证同。见阿胶散条。
病名。《外科大成》卷二:“状如莲花,层层叠起,有细孔,痒痛出脓水。”即肛漏日久,外口肉芽增生,时出脓水而自觉痒痛者。宜如圣散外敷,内服槐角地榆丸;或手术治疗。参见漏条。
通常指相对于耳针、鼻针、头针等局部器官的针刺疗法而言,实即传统的针刺疗法。
五郁之一。指肺气郁闭之症。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证治汇补·郁症》:“癃闭、气喘、胀满、不眠,皆金郁也。治宜泄之。泄者渗泄而利小便,疏通其气也。”可用泄郁汤、和金汤、善泄汤等方。参见五郁、郁证条。
【介绍】:西汉时医家。为汉成帝侍医,据《汉书·艺文志》记载,李柱国曾校汉以前的医经、经方共18家490卷(包括《黄帝内经》),进行校订,对保存当时医药文献有一定贡献。